儘管金蓮已經做好了心裡準備,還是沒有想到他們竟然連筆和紙都沒有。
課本就更加不用說了,沒有。
看到這裡,她心裡百感交集。
城裡的孩子,擁有那麼好的學習條件,卻不肯珍惜。
而農村的孩子什麼條件都沒有,眼神裡卻充滿了渴望。
對學習的渴望。
對知識的渴望。
對用知識改變命運的渴望。
老師只有她一個,而學生的年齡則不一樣。
有十幾歲的,也有七八歲的,這可怎麼教?
只能從最原始的地方教了。
語文是她。
數學是她。
體育是她。
音樂也是她。
中午的飯,幾乎每天都有村名做好飯給她送過來。
每次都很豐盛,豐盛這個詞那也是相對這些孩子來說的。
她看著孩子們的飯菜,實在是吃不下去。
他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就吃那點東西,怎麼可能受的了?
她除了每天教書之外,她還學會了種菜,養雞,做飯,等等一系列的生活手段。
就是為了給孩子們加點餐。
音樂課大概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課程了。
每次上音樂課的時候,他們的老師總會拿住那把她最心愛的吉他,給他們唱歌。
老師唱的非常的好聽,他們也很喜歡老師唱歌。
漸漸的金蓮也喜歡上了跟這些孩子相處。
他們雖然有時候顯得很笨,明明很簡單的的一個問題,就連郝帥都會的,他們就是不會。
但他們的心是好的,很單純。
不像是城裡的孩子,一個個調皮個不停,而且目無師長,整天一幅老子天下第一的樣子,著實有些欠打。
而且她還不能打。
這裡不一樣,孩子聽話的讓人心疼。
在這裡她最痛苦的大概就是洗澡了。
只能自己燒水洗澡,而且在農村,很容易就髒了,剛開始的時候,她幾乎天天洗澡,後來習慣了,也就沒有洗的那麼勤快了。
因為她發現,每次洗澡她都會花費了很長的時間。
沒有那個女人是不愛美的。
但她能把知識教會給這些孩子,卻是一件最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