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謝玄對於這些對於新政只是嘴上說說的人自然沒有多少好感,若是可以借刀殺人,利用荊州大族除去雍州世家,那倒也免了之後都督府還要揹負上剷除雍州世家的罵名——謝玄就沒有指望著雍州世家能老老實實的擁護新政。
只要不仗著自己的功勞作威作福就謝天謝地了。
在這方面,世家,尤其是其中必然存在的一些紈絝子弟,從來不會讓人“失望”。
所以與其等著之後變成毒瘤,去除也不是,不除也不是,還不如現在消滅在萌芽裡。
或許雍州世家本身並沒有這樣的想法,但是這是朝代鼎革,是時代變化,世家作為舊時代的產物,作為曾經的統治階層,就算是有小恩小惠,也改變不了其在大方向上和時代的背道而馳,因此無論好壞,都要被掃入故紙堆。
這就是鼎革的殘酷,也是追求新生的必經之路。
謝玄的些許沉默,讓苻黃眉已經領會了他的想法,微笑表示理解。
而謝玄接著說道:
“與此同時,得知荊州危險的大司馬,就算是其本人不想功虧一簣,恐也難以遏制麾下洶洶之情。
因此大司馬南下救援已是情理之中。再走青州下兩淮,自然不可能,唯一可選之路,便是從洛陽直接南下,經許昌和南陽,直插襄陽,這樣直接穩住襄陽戰局,確保樊城這最後的沔水北岸重鎮無虞。
更何況我軍兵馬分散征戰,南陽、許昌的守軍或是抽調到洛陽,或是已經南下包圍樊城,這兩座城反倒是很空虛,大司馬完全可以直接南下,攻不破城池,我軍也不會有餘力橫加阻攔。
所以苻帥務必要將南下的大司馬所部,堵截在南陽以北,不能影響到襄陽戰局。”
說到這裡,謝玄已經神情頗為... ... ?
凝重。
他看著苻黃眉,苻黃眉點了點頭:
“兩軍爭鋒半載,奇謀良策各出,總要有一場勝利來作為一切的結束,河洛軍可以完成這個任務。”
謝玄後退一步,鄭重拱手。
不久之後,兩人從夏口分別。
——————
洛陽城。
杜英的日子,倒也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艱難。
偃師防守了十五日而破,是城中守城器械消耗殆盡,而城外增援又進不去,最終被杜英主動放棄的,不過在偃師,關中王師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守軍十不存一,最後撤退的時候又差點兒被桓溫追上,為此,斷後的騎兵也折損了不少。
不過孤軍守衛偃師計程車卒無疑已經成為了整個河洛的英雄,所以騎兵們並不在意為了救援,自己付出了可能在理性上來說無所謂的犧牲。
戰場上有些事,本來就不需要理由。
當然,他們的犧牲也讓桓溫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從來攻城方都是損失更大的那一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晉末多少事】 【】
因此拿下偃師之後,桓溫也選擇了原地休整,三日後,大軍自從西北向東南,斜斜壓向洛陽。
之所以前鋒在西北側,自然是因為洛陽城北有居高臨下的邙山,不奪佔邙山,拿下洛陽也控制不了河洛。
與此同時,那一支在進攻偃師的時候就分兵越過洛水、折而向西前往龍門的偏師,則被杜英從南部的軒轅關以及許昌等地抽調的援軍抵擋住,每日裡也只是進行千篇一律的進攻和防禦。
大司馬的進攻因為連日的攻城帶來的疲憊而看上去有些乏力,又或者是知道關中王師的守軍並不多且同樣疲憊,所以鐵了心打算藉助兵力優勢打消耗戰。
因此,在戰鬥開始的第一天,並無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