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百姓至少已經能聽到外面的聲音,而寒門子弟,恐怕漸漸地大多數都能為我所用。
不過世家也不可能坐看關中這般釜底抽薪,其又有什麼反制?”
於談神情肅然:
“回少主,如少主所料,江左世家現在已經開始排查和排斥外鄉人,同時開始賞賜和提拔一些寒門子弟,讓這些寒門子弟也能夠參與到世家的決策之中。
只是在過去的一個月,就有五個寒門子弟躋身朝堂,而在地方州府擔任重要副職的也有十個左右。”
杜英頓時哈哈大笑:
“現在才想著拉攏,晚了!
果真是那句話啊······他們因此發生了改變,並不是因為他們變好了,而是因為我們來過。”
於談陷入思索,咀嚼著這句話。
杜英則接著問道:
“皇室那邊可有什麼動靜?”
“世家如此提拔寒門子弟,皇室自然是支援的,會稽王便在其中極力促成此事。”於談趕忙說道,“為此,皇室還在人選上做出了讓步。”
杜英嘖嘖兩聲:
“發動和拉攏寒門子弟, 餘這位便宜岳父走的可以比餘更早,之前南下的時候,其孤注一擲,能夠發動何家、蔡家等等落魄世家,就可見一斑。
從之前其氣勢強硬、敢於和謝尚書分庭抗禮來看,其埋下的暗子恐怕還不只有這麼多,說不定這些被世家所選擇的寒門子弟之中,就有會稽王已經暗中拉攏的人,所以他才會做出這樣的讓步,否則這本來應該是趁機讓世家做出讓步的好機會。”
“那六扇門是不是應該加緊收羅會稽王的訊息,埋下暗子?”於談問道。
“暗子可以,但是不要太過急促。”杜英笑眯眯說道,“若是我們太過著急,恐怕會引起會稽王的警覺。
都是千年的狐狸啊······所以對付會稽王的事,就交給謝尚書好了,這一次會稽王如此讓步,其實反倒是操之過急了,餘不相信謝尚書會沒有察覺。
當然,也說不定會稽王本來就是行借刀殺人之計,就要看謝尚書如何取捨了。
而餘麼,就趁著他們鬥得火熱的時候,勉為其難,吞下這巴蜀吧!”
“屬下明白了,六扇門只要負責攪亂建康府,讓城中的人都判斷不清局勢、胡亂猜忌就好,六扇門本身不能過於張揚。”於談緩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