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有八九是為了請杜英南下,藉助杜英的力量蕩平現在正有跳臉行為的巴蜀世家和同樣不老實的巴人八部。
說到底,杜英是朝廷的郡公、朝廷的駙馬都尉。
周撫則是朝廷的益州刺史。
只要杜英不直接擺明車馬造反,那麼兩個人在名義上就還都是朝廷的人。
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毫無障礙的合作。
在這之前,並不是什麼稀奇事。自周撫坐鎮巴蜀之後,先平定成漢餘孽范家的叛亂,後平定振威護軍蕭敬文的叛亂。
在這兩場戰事中,周撫第一次藉助了桓溫的力量,桓溫派出了龍驤將軍朱燾協助周撫。
朱燾如今已經退居二線,不再征戰,而他的兒子就是如今關中王師中的猛將朱序。
第二次戰事,則是周撫和時任梁州刺史的司馬勳合力進攻,最終平定。
如今司馬勳也早已經轉世投胎去了。
但物是人非,卻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周撫口口聲聲說著自己是朝廷的忠臣,但是他並不排斥和這些擁兵自重的地方大佬們的合作,只要能夠維持蜀中穩定,那就可以“引狼入室”。
昔日能夠和桓溫、司馬勳合作,現在自然也能夠和杜英合作。
而需要周撫請關中王師入川才能對付的目標,又是什麼?
常琚和王胡只覺得背後發涼。
還好他們最終還是幡然醒悟,選擇跑來向杜英大表忠心,否則恐怕明日就是益州刺史府和關中都督府一南一北聯手掃蕩巴蜀了!
一時間覺得自己劫後餘生的兩個人,趕忙說道:
“巴蜀各家,自重歸朝廷之後,一直對朝廷忠心耿耿、別無二心,惟願能在朝廷治下,享長治久安之利,還請都督明察!”
“陛下在建康府,爾等是否忠心耿耿,又或者是否陽奉陰違,陛下恐怕也不得而知。”杜英微笑著說道,“所以此次長公主意欲南下巴蜀巡視,正是難得的機會,可以讓諸位向長公主、向陛下彰顯忠心。”
“這是自然。”常琚和王胡齊聲應諾。
王胡接著說道:
“若是都督和刺史能察覺出誰有不軌之心, 則我兩家定為都督之馬前卒,為都督蕩平之。”
在被周楚的到來短暫的震驚之後,常琚和王胡顯然也很快決定開始賣隊友。
自己這邊多了一個益州刺史府,反正也不是什麼壞事。
而賣隊友,本來就是他們已經打算的。
杜英打量著這兩個人,他們回答的越是乾脆,就越是說明他們未來的行動之中定然是有貓膩的。
某地世家群體,素來都是沾親帶故、利益勾連的,他們直接不管不問的就說出這番話,說明巴蜀世家內部肯定已經做好了斷尾求生的準備,把一些世家推出去犧牲,以保全整個群體。
當然了,這些犧牲掉的世家,其殘留下來的族人子孫,肯定也能夠得到其餘家族妥善的保護和照料,畢竟說不定什麼時候,這些留存下來的家族也要站出去做出犧牲。
這便是世家在惡劣環境下的生存之道之一。
而憑藉這種表忠心的行為,杜英也必然要對常家和王家委以重任,由此,世家就依然能夠活躍在關中都督府的大堂上,這兩家也能夠趁勢提攜其餘家的子弟。
巴蜀世家,或許會經歷短暫的低谷,但是仍然還是那個巴蜀世家。
“那自然是最好。”杜英淡淡的說道。
顯然興致並不高。
這聲音落在常琚兩人的心頭,皆是咯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