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兩個人皆撇過頭,目視對方,皺起的眉頭表示他們的憤怒。
連這口鍋你都要和我搶?
杜英倒是被他們兩個的表態給逗笑了。
之前就有訊息說,這兩個傢伙的合作可謂是親密無間,杜英還真得有點兒疑惑,按理說謝玄和郗恢的性格不同,郗恢更是經常被謝玄欺負,兩個人還能尿到一壺裡去?
不過事實證明,脾氣性情截然不同的兩個人,也是可以成為好搭檔的。
又大概是因為,在謝玄的心底,還有一個儒將的身影,溫文爾雅講道理。
在郗恢的心底,也有一個少年的倔強和衝動。
有點類似於李雲龍和趙剛的組合。
只不過郗恢看上去“驢化”過程沒有趙政委那麼離譜。
杜英這麼一笑,謝玄和郗恢心中就已經瞭然。
都督就是說說而已。
再說了,他們拿下壽春、擋住鮮卑人,怎麼也都是潑天的功勞,都督在明面上,若是願意給朝廷留三分薄面的話,應當不會直接嘉獎,但是在暗中,肯定少不了他們的好處。
怎麼可能真的責罰?
“此次深入敵後,沒有都督府的命令,沒有參謀司的建議,箇中曲折必然不少,等到戰事結束之後,你們好生總結,寫個報告送上來。”杜英緩緩說道,“就當是責罰了。
至於拿下壽春的功勞,也不會忘了你們的。”
這算哪門子責罰?
擺明了只有功,不論過了。
謝玄和郗恢欣喜若狂,然而還不等他們笑出來,杜英又補充了一句話:
“少於三萬字的話,功過相抵。”
謝玄和郗恢:???
接著,謝玄鄭重拍了拍郗恢的肩膀,一臉沉重的說道:
“如此重擔,為兄就不和你搶了。”
郗恢:???
三萬字,三萬字是什麼概念?
手都要寫廢了!
“餘需要的不是言簡意賅,而是詳盡,無論是敵我兵力的調遣安排,還是你們做出每一項判斷時的依據,又或者是隨機應變時的想法,都需要寫出來。”杜英接著強調,“餘相信,這一戰肯定不只是郗恢一人主持,所以阿羯,你也別想跑。”
謝玄頓時垮下來臉,但看杜英面色不善,也只好鄭重一拱手。
郗恢則忍不住笑了出來,但是謝玄瞪了他一眼。
難兄難弟的,有什麼好笑的?
“事不宜遲。”杜英接著說道,“把如今八公山可動之兵馬交給餘,餘率軍突圍東進,尋找慕容儁,支援廣陵城。
另外兩淮水師兵分兩路,一路切斷淮東鮮卑人後路,一路順著淮水南下入江,增援京口。
鮮卑人能不能渡江,能不能突破江上水師的阻攔,都是未知,既然鮮卑人能夠給我們帶來淮東這個驚喜,保不齊也能夠帶來過江的驚喜,所以務必要小心為上。”
前半句命令是交給謝玄的,後面的則都是吩咐劉牢之。
謝玄頓時皺了皺眉,想說,這個任務交給他更合適,但看杜英面色鄭重,此時也不好開口,拱手應諾,但心中已經有了打算,他瞥了一眼郗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