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玄和謝石這兩個締造淝水之戰勝利的將領,大概是天不亡我華夏,所以才能夠在那一幫閒散公子之中,誕生出來為數不多的幾個將才吧。
不過謝家本來就有好好地文人世家平地冒出來一個名將的優良傳統,比如謝艾。
所以也不足為奇。
但謝家有這個潛質的人,如今都在杜英這邊,無論是謝奕和謝玄父子這樣自願的,還是謝石這樣實際上被杜英扣在龍亢郡的。
也就不會給謝安多少在將領人選上讓關中吃癟的機會。
話說回來,正因為杜英打算締造的關中兵馬,強調的是將領能徵,士卒善戰,和其餘各方一貫的傳統不一樣,所以杜英才更著急的想要儘快推行關中的新式編練和訓練士卒的方式。
經過幾日的苦練,再加上把有經驗的老卒和新兵以及那些北地漢人俘虜們混編在一起,以老帶新,現在也總算是有了一些勁旅的鋒芒。
如今河洛王師已經基本完成整編,關中、河東和涼州的整編都在進行,甚至謝玄傳來的信裡,他在壽春編練的新軍,都是直接平地起高樓,按照這般形式來的。
因而杜英也沒得偷懶。
這大概就是手底下匯聚了一幫當世名將的苦惱吧,在如何提高一支軍隊戰鬥力這個任務上,他們只會你追我趕,期望自己也能夠成為比名將更高一層的兵法大家,讓後人能夠在想起來孫子和司馬子的時候,也能想到他們。
返回許昌之後的幾日,杜英都在軍中和士卒們同吃同睡。
說實話,自杜英入主長安之後,已經很少是在軍隊休整的時候和王師將士們待在一起了。
曾經的杜英,也是認識軍中每一個面孔的,而如今,這些士卒們用更加尊崇的目光看著他,可是杜英已經不知道他們誰是誰,自然漸漸地,心中就會生起隔閡。
而將領們不瞭解都督的一貫思想作風,在行軍打仗的時候也就很難貫徹都督的指揮想法,有時候,把杜英的命令做到了十成,和只是做到七八成,對於整個戰局,都有可能會有天差地別的影響。
所以杜英還是很想平時也多在軍中待一待。
自己瞭解將士們,也讓將士們瞭解自己。
只不過往往,事與願違······
杜英一邊想著,一邊隨手撥了撥旁邊一名士卒手中有些歪斜的兵刃,笑道:
“沙場上,首先得知道兵刃所向。”
那正偷眼看著杜英,沒注意到自己手上兵刃都歪了計程車卒,頓時鬧了一個大紅臉,周圍更是響起輕笑聲。
任渠臉上也略略掛不住,畢竟是自己的兵丟人了,他輕輕咳嗽一聲。
周圍又只剩下了口號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