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啟稟都督,鮮卑兵馬大隊,沿渦水東岸南下,人數尚不可辨,只能透過火把數量判斷,至少不低於三萬!”又是一名斥候飛速而來。
杜英臉色更陰沉幾分。
“公子,怎麼了?”聽到聲音的疏雨,也穿戴齊整,走了出來,聽著“咚咚”響起的鼓聲,她也一改之前被褥之中的慵懶,俏臉兒肅殺。
杜英緩緩說道:
“鮮卑人的中軍,恐怕並不在歲水,而在渦水,其右翼在渦水西岸,中軍在渦水東岸······兵馬加起來,恐怕七八萬有餘。
而且其趁夜行軍,大概是已經知道了什麼訊息,所以一點兒喘息的機會都不打算給我們,務必要儘快逐個擊破,徹底鑿通渦水兩岸。”
疏雨也是一直旁聽杜英和謝奕對軍情的分析,登時神色更嚴肅幾分:
“所以也就是說謝司馬那邊,可能要面對更大的危機?”
原本以為謝萬要面對的不過就是頂多三四萬的鮮卑人側翼,這也是杜英對謝萬還抱有一絲期望的原因。
一萬人對三萬人,打不過,也能跑的掉,再加之杜英根據謝奕的介紹,結合六扇門蒐集的情報,可以判斷,歷史上的北府軍名將何謙和高衡都在軍中,且這支應該算作北府軍前身的兵馬,戰力的確非常可觀,謝尚也很捨得往裡面砸錢。
若非覺得這路兵馬不但有救,而且還可能能夠幫助自己拖延鮮卑人,甚至在之後的戰鬥中真正化為我用,杜英也不會最終同意讓謝奕前往這支軍中。
“是啊,局勢比想象中的要棘手了,現在先派人去追岳父,如此重要的訊息必然要讓他先知道才好。”杜英急促說道,“我軍必然是要被這些鮮卑人牽制住了,恐怕沒有辦法按原定計劃抵達龍亢,所以前後夾擊鮮卑右翼的想法不成立了······”
千里迢迢想要截殺鮮卑右翼,孰不料人家找上門來了。
小丑竟是我自己。
他補充一句:
“具體怎麼行事,現在也只能依靠岳父自行判斷了。”
至於謝萬的自行判斷能力,杜英根本不指望。
“另外,我軍遇敵的訊息,速速派人告知大司馬和徵虜將軍。”杜英接著忍不住揉了揉眉心。
戰事倏忽變成這般,完全出乎他的意料,這大概就是敵我雙方都不按套路出牌的後果。
慕容儁······之前還真是小瞧了這個鮮卑皇帝,只道是志大才疏、口無遮攔,現在來看,可能還真非如此。
疏雨沒有絲毫猶豫,便吩咐人行事,一邊有些擔憂的看了杜英一眼。
杜英的臉上又何嘗沒有憂色?
謝萬身邊的兵馬固然只有萬人,如今杜英身邊的人馬也沒有多到哪裡去。
唯一的優勢大概就是他還能夠就地駐守下蔡殘留的這些塢堡,而謝萬大概已經跑出了渦口那邊殘留塢堡的範圍。
而身後可能作為援兵的大司馬和劉建,都非定數。
心思電轉之間,三通鼓已落下。
王師將領們匯聚在營帳前。
陸唐、周隨、蔣安、任渠,這些人各自握刀,臉色肅然,顯然已經知道了訊息。
杜英的目光從他們身上掃過,此次他率軍前來淮南,所攜帶的將領基本上都是關中起家的班底,周隨和任渠還是杜英特意從河東戰場抽調過來的,蔣安則是在當初長安之戰中受傷,後來留在關中負責兵馬訓練,這新一批士卒多半都是經他手訓練出來的。
至於陸唐,現在已經是王師輕騎的統帥,身上也有驍騎校尉的官銜在。
而王師軍中那些和江左或荊蜀聯絡緊密的將領,諸如袁方平和朱序等人,杜英都留在了河東,河東也需要人,而且沒有必要把他們放在兩難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