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渦口。
王師的營寨,在渦水入穎水之處,分立兩側。
各自豎起的旗號之中,一側,是鎮西將軍主簿謝萬,另外一側,則是徵虜將軍劉建。
王師已經因為內部的分歧變為兩路,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否則大敵當前,總共三萬人,也不至於兩萬在渦口西側,而主帥只統帶萬餘兵馬居於渦口東側,直面順著渦水、清水南下的鮮卑大軍。
更不要說軍中對於謝萬的不滿,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以劉建為首的諸多將領,已經派人把話傳遍了淮上,自然也是意圖先樹立起來謝萬的惡劣形象,從而讓他們這些人的違抗軍令行為變得有理可尋,朝廷之中,就算是謝侍中得到會稽王的信任,且代表著整個王謝世家行事,也不可能以法責眾。
更何況,王法······
現在的江左,最沒有什麼公信力的,可不就是這玩意兒麼。
只要朝廷抓緊派遣一個人過來,向將領們妥協,並且帶著他們撤退到淮南,那麼這些將領就仍然會謹遵號令,為國征戰。
否則免談!
“劉建,劉建!”渦口東側,王師營寨中軍大帳之中,謝萬手裡提著一個鐵如意,來回踱步,嘴裡不斷念叨著劉建的名字,“餘恨不得吞其肉,寢其皮,飲其血!”
說著,他拿著手中的鐵如意指了指站在下首的兩名將吏:
“何謙、高衡!你二人所說,這是為何?!劉建為何要叛我?!”
被謝萬用如意指著的兩名年輕將領,臉色也都有點兒不好看。
他們兩個,一個統帶謝家部曲,一個統帶謝尚掌軍兩淮之時招募的北方流民,是謝家的鐵桿直系。
因此話不能明說,欲言又止。
其實要說原因,也不是很複雜。
何謙和高衡對視一眼,思緒已經回到三日之前······
三日之前。
謝萬召集王師諸將商議戰事。
大敵當前,王師也不能一直背水列陣。
將領們對此也是配合的。
當初謝萬在壽春,想要儘快掌握軍隊,身在軍中,不斷地和這些將領們溝通、宣揚自己的想法,他的口才的確不錯,也有渲染力,自然能夠調動這些大老粗們的熱血,讓他們覺得,追隨謝萬北上,還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一直在淮南等著捱揍,那稍有不慎便是防線失守、家國淪喪。
這些將領們的根基多半都在淮南,本就不想坐看鮮卑人殺到淮南來,所以會響應和支援謝萬,情理之中。
奈何謝萬本身沒有多少引軍征戰的經驗,到了軍中,全都得賴於劉建等軍中宿將的指揮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