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謝萬會不會在兩淮做出來什麼出格的事,謝安大概也應該考慮到過。
謝玄解釋道:
“按理說,三叔也應該考量過,但四叔前往兩淮的時候,關中、河東戰局都可能還有變化,鮮卑人不見得就會南下,而且當時我家堂伯雖已臥床不起,但是處理政務軍事還是可以的,孰不料短短几個月之間,風雲變幻,四叔要接替堂伯而面對鮮卑人大軍的局面,大概是三叔之前根本沒有想到的。
三叔絕對不可能放心讓四叔統帶兵馬出征,若是一開始就在為大戰做準備的話,他大概會一直隨著四叔在軍中,時時提點才對······”
說著,謝玄已經忍不住來回徘徊踱步。
郗恢不由得伸手向下壓了壓:
“這也只是最壞的一種揣測而已,不用擔心,你家四叔雖然生性張揚又有所求,但是以兩三萬兵馬對抗鮮卑十萬大軍,本來就是······”
“報!”馬蹄聲急促響起,最後一路斥候如同離弦之箭,衝入營寨之中,當先一名騎兵翻身下馬,直接從袖子之中掏出來一份軍令,遞給謝玄,而其臉色有些怪異:
“啟稟將軍,屬下等在路上遇到了朝廷的傳令兵,其正在傳遞鎮西將軍之將令於淮南各個王師軍隊,因此其也直接塞給屬下一份將令,事關重大,屬下不敢怠慢,火速趕回!”
謝玄趕忙拿過來這將令,信封並沒有漆封,並非絕密,而是本就想要公之於眾。
信封裡滑出來一封信和一個簡易的令牌。
郗恢趕忙湊上來,臉色微變:
“真的就讓汝猜中矣!”
這將令,不是別的,正是鎮西將軍行軍主簿謝萬,以鎮西將軍之名義,調集壽春、鍾離等處可戰之軍三萬,將越過淮水先擊鮮卑,並要求淮水南岸沿途各軍,把守關隘城池、及時向壽春調運多餘糧草,並且准許其就近徵發民壯,以打造修繕兵刃、轉運糧草,甚至還可直接抓捕丁壯、編練新軍。
“······以為王師凱旋,接管青徐各處州郡之所用。”謝玄讀出來最後一句話,旋即將信重重的丟在地上,“三萬兵馬,背水而戰,他瘋了不成?!”
郗恢卻彎腰將那信件撿起來,珍重的摺疊好:
“這種胡亂指揮的證據,還是留著比較好。”
謝玄看向他,憤憤說道:
“現在不是關心這個的時候!這豈不是在明擺著告訴整個兩淮,其將率軍出擊,而沿途州郡空虛麼?更豈不是在邀請大司馬,趁虛而入?”
郗恢嘆了一口氣:
“所以剛剛阿羯說,其想要揚名立萬······這不是做到了麼?現在整個兩淮上下,恐怕都知道,行軍主簿謝萬,不畏鮮卑十萬雄兵,立志要據敵於淮南之外了,這可就是萬眾矚目的大英雄,呼風喚雨,莫敢不從。
相比之下,我們這些盤踞在淮南的王師,甚至還在互相追逐著、不斷互相試探和交鋒,自家人鬧個不停的王師,可都落了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