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朝廷的手中還能控制一支所向披靡的雄兵,就算是沒有多少土地,謝安也一樣不怕。
但是朝廷手頭上什麼都沒有,唯一的一支真正聽從朝廷命令的兵馬,也還在兩淮,在各方的虎視眈眈之下。
謝安甚至有足夠的理由懷疑,桓溫和杜英想要的可能不只是兩淮的官銜位置,還有可能是兩淮的兵馬。
可是隻是憑藉謝萬,還有謝安打算派到兩淮去的謝石,能不能控制的住軍隊,還得兩說。
這就讓謝安此時面對郗超,以及不久之前面對郗曇,幾乎沒有什麼底氣,這也讓他不由得在心中嘆息,我們謝家上輩子是不是得罪了郗家,現在來給自己搗亂的,都是郗家的人。
剛剛,謝安其實已經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大司馬回到荊州去,這也是朝廷的態度,和郗超所提及的大司馬率軍進入兩淮對應。
雙方都已經亮出來了自己的底線,現在就是各退一步以求折中的時候。
誰先開口,誰自然就軟弱了幾分,但是謝安沒得選擇。
郗超施施然看著他,擺明了根本就沒有打算示弱,哪怕一分半點。
“河洛局勢不明,大司馬還是應當以荊州防務為重。”謝安斟酌說道,“不過大司馬有心想要加強兩淮防禦,也是應該的。大司馬可以抽調一部分兵馬前往兩淮,派遣得力干將即可,朝廷會及時調派糧草補給,儘管放心。”
謝安這是在表示,兩淮全部給你們,想都不要想,但是給一部分還是可以的,而且他還沒有說給多少,自然也是想要試探一下大司馬的胃口,畢竟謝安並不相信,桓溫已經自信乃至自負到認為自己只要喊一嗓子,朝廷就會乖乖把兩淮全部都給他。
同時,謝安也是隱隱的提醒郗超,小心河洛,而盤踞河洛的周成顯然根本不配被大司馬所小心,因此真正需要提防的是杜英。
杜英在關中,難道就真的不會對荊蜀有任何意思麼?
從關中南下巴蜀,也是古代不少北方勢力南下會選擇的方式。
這一次郗超笑不出來了,其實謝安的提醒,他知道,大司馬府中的所有人都知道。
杜英的威脅,大家從當時長安之亂的失敗中就已經體會到了,在後來關中急劇的擴張之中也能夠察覺到,並且還從桓衝、謝奕等人的來往信件之中真切的感受到。
因此他們其實比朝廷更加清楚,關中的杜英到底是什麼級別的對手。
否則的話,大司馬不可能對著朝廷做出任何讓步。
大司馬不直接咬死了自己想要整個兩淮,就是因為杜英的存在。
他的確需要小心關中,也一口吞不下兩淮。
而且朝廷想要給出徵的荊州王師提供糧草補給,其實也已經足夠有誠意。
謝安的觀點,顯然還不足以代表司馬昱的態度。
郗超沒有說話,看向司馬昱。
謝家並不害怕大司馬,因為他們掌控兵馬且已經完成兩邊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