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弟怎麼知道的?
杜英笑了笑,那是因為歷史上的師兄便是這麼做的。
平河西,再平河東,誘殺姚襄、掃平河北,最終一統北方。
如今姚襄還真的自己送上門來了,只不過走的路和歷史上的不太一樣。
但本來這時代,也已經不是那個亂世了。
但師兄對於天下的籌謀,應該是相似的。
不等王猛開口,杜英就先說道:
“所以出兵河東,唯有師兄可為帥。”
王猛眉毛一挑:
“我?”
“你。”
“還能不能再想想?”
“不能了。”杜英搖頭。
王猛頓時收起來臉上的憊懶之態,看著杜英:
“真打算這麼做?”
杜英揉了揉眉心:
“朝中對關中,已經不可能和之前那般聽之任之。這一次派遣顧淳擔任涼州刺史,便是朝廷想要插手關中的試探。
只不過朝廷或許知道,或許歪打正著——餘更傾向於他們是知道的——派遣了我們的盟友過來,這大概也是表示朝廷並沒有想要接管關中之意,而是傾向於和都督府共治關中。
至少在關中的人員委派、政策推行之類上,也能插一手,以干涉我們對關中的治理。”
王猛不由得開始踱步:
“關中新政,最重要的就是快、準、狠,打這些世家和守舊各派們一個措手不及,當然,也讓百姓在短短几天內就能體會到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此,才能讓這些世家渾渾噩噩不能齊心,也讓百姓們對關中新政死心塌地。
朝廷只要插手其中,或許明面上不會干擾,但也必然會想方設法的拖延。新政,拖入僵局,推行緩慢,那麼百姓就會質疑都督府是否會信守承諾······
不行,這的確不行!之前餘治理關中,的確只是看到了關中本地,卻渾然忘了,朝廷雖然遠在建康,但是佔著大義名分,照樣能夠對我們指手畫腳。”
說到這裡,王猛霍然抬起頭:
“打,要打下南陽和河東,進可以取河洛河北、插手兩淮,退也能捍衛關中外圍,讓朝廷想要蠶食,也得從武關和潼關外做起!
朝廷可以插手關中,我們自然可以插手兩淮。一旦大家都矚目兩淮,那麼朝廷也就顧不上關中了。”
他的步伐也越來越快:
“淮南,淮南,不行,我們不能等著謝鎮西退下來再奪這個位置,現在就得要開始佈局。”
杜英笑道:
“師兄聰明。”
他並沒有向王猛表明自己對兩淮的圖謀,王猛就已經說出了相同的想法。
“聰明的不是我,是你啊。”王猛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師兄當局者迷罷了。”杜英搖頭,“你我師兄弟,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相互彌補扶持,這條路才能走下去,不是麼?”
王猛忍不住一笑:
“師弟說這話······是擔心師兄不輔佐你了麼?”
杜英眉毛一挑:
“會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