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還能讓吐谷渾王室維持對這些部落號令的一部分原因,是仍然有運糧隊綴在隊伍後面,但是糧草數量也不多了。
各個部落還無權知道到底剩下多少,但可想而知,眼前的這支隊伍就算不是最後一支,也是倒數第二支。
當然,還有另外一部分原因,自然就是眼前的張掖。
拿下張掖,燒殺搶掠十日,這是吐谷渾王室早就定下的規矩,而之後要攻打的酒泉和敦煌乃至西域諸國,都是如此。
至於和他們達成協議的宋氏之所以能夠免受其擾,也是因為宋氏許諾將每年涼州其餘各郡稅收的三成,都送給吐谷渾軍隊,並且承擔吐谷渾軍隊自攻打張掖以來所消耗的所有兵刃甲冑等等。
至於錢糧,宋家那是真的拿不出來,所以吐谷渾倒也不強求。
初下高原,他們對於這些漢人的戰力瞭解也還停留在當初謝艾統兵的時候,所以也不敢逼迫太甚。
在一個個軍陣中吐谷渾士卒帶著期待乃至於貪婪的目光注視下,沈勁從容的牽著馬向前走,甚至還時不時的瞥過去,迎接他們的目光。
當看到這個甚至都沒有披甲的糧草車隊“首領”,那帶著自信乃至於驕傲的眼神,吐谷渾士卒們一個個微微低下頭。
人家怎麼說也是大汗身邊的紅人,自己還不配和人家對視。
沈勁“呵呵”了兩聲,這些懦夫,甚是無趣。
所以他倍加挺直腰桿,這也讓身後那些本來還心神不定的王師士卒們,同樣鼓起勇氣。
至於沈勁為何在此處,說來也簡單,他率隊一路追上了一支吐谷渾運糧隊,這支隊伍顯然並沒有想到背後竟然會有敵人殺來,因此猝不及防下,一個也沒有走脫掉。
而沈勁也在隊伍之中解救出來了十餘名漢人奴隸,都是被氐羌人在關中抓住的丁壯,幾經轉手,賣到了吐谷渾手中。
沈勁從他們的嘴裡知道了這支隊伍的目的,自然也就帶著他的人搖身一變,變成了吐谷渾的運糧隊。
反正吐谷渾之中,魚龍混雜,各個部落都有,面容體型也不盡相同,自然不會有人去深究這支隊伍是不是看上去好像體型偏小?
而且運糧的隊伍,又不是打仗的隊伍,體型偏小也是正常。
吐谷渾現在也很缺丁壯的。
因此沈勁就這般帶著他的人,已經逐漸接近吐谷渾中軍。
前方殺聲陣陣,號角聲伴隨著鼓聲一浪又一浪,在荒涼的戈壁灘上起落。
攻城戰鬥已經開始了接近一天,吐谷渾軍隊缺乏大型攻城器械,所能使用的也就只有一些簡易的雲梯,也是一開始的進攻頗為不順。
驟然受到損失之後,擔任主攻的幾個部落也頗多怨言,不再願意賣力,這就讓吐谷渾大汗不得不調動慕容氏直屬的幾個部落頂上去,不過也不是強攻,而是採用車輪戰術,以求消耗守軍體力和耐力。
如此一來,聲勢雖然浩大,但戰鬥並不激烈。
後方的吐谷渾軍陣,也時不時的被抽調到前面去,這也導致如今吐谷渾各個軍陣在不斷地調動和輪轉,頗為混亂。
沈勁都帶著人走到距離中軍不足兩三百丈的距離了,方才有一隊輕騎掠過來,人數也不過十餘名,是戰場上往來傳遞訊息的傳令兵,當先一人不敢託大,翻身下馬,對著沈勁拱了拱手:
“前方戰事緊張,糧草不易前行。還請先駐紮在此地,聽候大汗調動!”
沈勁愣了愣。
對方說的雖然也是漢家話,但是是帶著濃郁北方草原口音的漢家語言,顯然是吐谷渾在一路西遷過程中融合各種文化和口音形成的獨特音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