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堅信我所選擇的路是正確的,那麼就算是和很多人為敵,那又如何?成,則功在千秋,敗,則問心無愧。
不試一試,怎麼知道?”
說著,他原本看著輿圖的目光,有意無意的瞥了桓衝一下,讓桓衝只覺得有一股熱血直衝上頭。
杜英的話,顯然直接說到了他的心坎裡,讓他恨不得直接大吼一聲“這樣的路,也帶我一個,一起走!”。
不過他終歸是有太多的羈絆,不能說走就走。
艱難的呼了一口氣,桓衝緩緩說道:
“那就祝仲淵能心想事成。”
意思自然是,自己雖然並不會參與到其中,但是也不會反對杜英打算這麼做。
杜英點了點頭,正如他之前所說,想要在軍中掃盲,重點還是向軍中委派書院先生,或者以批次的方式推進,先給軍中的主簿、司馬和長史以及選派出來計程車卒代表們掃盲,然後再讓他們去把學到的知識傳授給更多計程車卒。
整個過程其實並不需要桓衝這個主將做什麼。
既然桓衝不打算參與,那杜英也不介意將他排除在外。
關中王師,未來終歸是杜英這個都督指揮的王師,所以桓衝願意放棄這個增加自己影響力的機會,杜英也不會跟他客氣。
桓衝坐下來,徑直說道:
“之前我家那不懂事的侄兒在長安給都督添了很多麻煩,還請都督莫要見怪。”
桓衝一開始並沒有和杜英討論這個話題,大概是因為覺得糾纏在這個話題上,反而有可能讓兩人產生分歧,
也大概是因為有些羞愧,若不是桓濟和王凝之在長安整出來那麼多么蛾子,杜英也沒有必要跑到長安,又折回西北。
杜英微笑著說道:
“見怪不見怪的······反正都已經如此了,總歸是要給大司馬和幼子兄幾分面子的。
而且桓濟······大概也不會在關中停留太久了,可能幼子兄還沒有收到訊息,朝中傳出了風聲,陛下有將皇室子女許配給桓家的意思,以再續前緣。”
桓衝愣了愣,尚公主?
哦不對,皇室子女的範疇也很廣泛,而且陛下本身年幼,哪裡來的公主嫁給桓家?
至於再續前緣,那自然是沒有什麼好續緣的。
自家大嫂也不是一個好惹的主兒,阿兄和大嫂之間相愛相殺,他們這些做兄弟的又不是沒有看見。
顯然司馬氏的主要意圖,還是拉攏桓家,想要藉助桓家之手抗衡王謝。
不管怎麼說,現在掌兵在外的桓溫,也是正兒八經的外戚。
而王謝和司馬氏可沒有桓家和司馬氏之間那麼親。
陛下,準確的說,是代替年幼的陛下行監國之權的撫軍大將軍司馬昱和褚太后,想要維持皇家僅剩的權力和名望,那麼自然而然的要拉攏在外強藩以達到對王謝的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