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冷了。”杜英突兀的冒出來一句,“看這些俘虜多半仍是夏秋衣著,這兩日儘快給他們發些冬衣吧。
把這根弦繃緊了,沒有壞處,但是也不能繃得太近,稍微放鬆一些,總好過一下子崩斷之後,劃破了手。”
沈文儒會意,既然這些人還有活下去的盼望,那就再給他們一點兒甜頭,他們自然又會感恩戴德。
人性本如此,沈文儒並沒有驚訝。
“不過這些氐羌是苦力不假,也終歸讓人不放心。”杜英接著說道,“趁著這個冬天,加把勁儘快將屋舍和工坊都搭建起來,並且多多收攏流民吧。
屆時便告訴這些氐羌俘虜,他們已經洗刷了他們曾經奴役和欺辱我漢家百姓的罪過,所以現在任由他們離開,甚至願意留在長安的也無妨。
胡人欺我辱我,蓋因其為蠻夷也。我漢家百姓,素懷悲憫之心、施聖人仁德,自不會以相同的手段一直欺壓、折辱他們。”
沈文儒和王猛對視一眼,都看出對方眼神中的意味。
我信你個鬼。
現在關中最缺的就是丁壯民力,杜英這不過是在想方設法的讓這些氐羌仍然能夠為他所用,並且恐怕這些氐羌對於能夠逃出生天,甚至還能繼續留在長安,而對杜英感恩戴德。
更重要的是,杜英的想法顯然並不僅限於利用這些人。
以王化教導之,發揮漢家一直以來教化蠻夷的能耐,徹底將這些人化為己用,讓他們意識到之前自己對漢人的欺辱,是罪孽深重,是需要用血汗來償還的,而漢家的寬仁更是應該讓他們加倍的努力。
長此以往,這些氐羌,或許就真的變成漢人了。
“太守高義。”沈文儒讚歎一聲。
吐槽杜英用心險惡歸吐槽,奉承還是要奉承的。
反正杜英這麼做,最後噁心到的,又不是沈家,而是氐人。
杜英微笑道:“現在讓氐羌償還所犯下之罪過,在於沈兄,而若之後再教化氐羌,則在於關中書院。
餘設立關中書院,本就為了教化蠻夷,此聖人之願也,我等後輩,更當竭盡全力。”
王猛之前就已經揣摩到了杜英肯定會想盡辦法為關中書院正名,讓關中書院立於世家無法攻訐的高度上。
而如今杜英所說的,自然就是他的方法。
不管世家再怎麼認為關中書院為對世家選拔人才、為己所用的體系造成了威脅,也不能否認,當世家窩在江左內鬥不休的時候,關中書院就已經打出了教化蠻夷的大旗。
這是真正青史留名的功業,是所有信奉聖人言論的人都沒有辦法忽視和抹殺的。
等到世家再回過神來的時候,誰又能撼動關中書院的名聲和地位?怕是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書院做大。
也只能看著杜英所規劃的人才考校制度逐漸成為關中選拔人才的最主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