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出來一個,便有一人更換衣裝、上街巡視。所以餘並不要求爾等今日便把五百人全都選出來,但至少今天長安的大街上要出現六扇門的身影,可否做到?”
“定不讓少主失望!”殷舉和於談慨然應諾。
他們不稱“太守”,而稱“少主”,自然是向杜英強調他們家臣的身份。
“在外還是不要如此稱呼。”杜英叮囑一聲。
六扇門是杜英的私兵,這其實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出來。
但是看出來歸看出來,只要杜英不承認,誰又能將他怎麼樣?
用人唯親,在這世道本就是常態。
但若殷舉等人一直稱呼以“少主”,那就變味兒了。
這種稱呼都冒出來了,你還敢說不是私兵?
抓住這些口頭上的稱呼變化而大加抨擊,本來就是文人墨客所擅長,也就是世家所擅長。
所以杜英並不會給世家任何一點兒有損自己名譽和“忠臣”形象的把柄。
“至於於談,你先別激動。”杜英接著說道,給於談潑了一盆冷水,“剩下的五百人,便交給你統率,負責長安城防,並且餘需要你在這冬天的三月內,儘可能的擴充兵馬,卻又不能疏於操練,爾可明白?”
原本以為自己也和殷舉一樣要成為六扇門中核心人物的於談,登時張了張嘴,露出驚詫神色。
敢情和自己沒關係?
“六扇門維護城池秩序,只是幌子罷了。”杜英無奈的說道,“難道真指望六扇門一心二用,既要在黑暗中為我等探摸訊息,又要在陽光下橫刀長街、阻攔強敵?
所以餘還是需要有一支真正聽從太守府調遣、隨時可戰的強軍,駐紮在長安。
袁方平是否可信,餘仍不知道,所以才把你們二人調過來,心中可清楚?”
領兵鎮守,本來就是近些時日於談一直在做的,所以他雖然有些失望,但總歸杜英也沒有給他什麼難以完成的任務。
而且杜英雖然沒有明說,於談也知道杜英的意圖。
打造一支杜家部曲、太守私兵。
這才是杜英明面上的刀,震懾敵人的刀。
至於敵人是誰······
於談已然明瞭,敵人顯然不在長安城外,而在城中。
“屬下遵令!”於談回答的亦然慷慨。
“若有不明之處,切忌肆意行事。”杜英接著叮囑,坐下來,細細告知他二人,未來六扇門和城防部隊所需要的合作之處、所需要小心探查和防範之處等等。
殷舉和於談神色肅然,這或許是他們之前從未接觸過的領域,但是他們會竭盡全力。
杜英看了一眼他們的神情,微微一笑。
明裡和暗中的刀,已然在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