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名將士,步履鏗鏘,衣甲上仍然殘留著血跡,無疑都在告訴路邊觀望的人們,這是一支剛剛從戰場上走下來的精銳之師。
“王師風貌,器宇軒昂,果然和胡人不同!”這是西來的中原士子發出的感慨之聲。
“此為關中盟之兵,是關中男兒!”這是城中流民百姓的驕傲之聲。
“阿爹,我也要參軍,為保衛關中而戰!”這是猶顯稚嫩的少年發出的激動之聲。
還有很多沒有說話的人,各懷心思,看著這一支軍隊。
長安太守杜英,就站在軍營門口,靜靜等候著自己的兒郎們。
“末將殷舉、於談,參見太守!”
當先的兩名漢子齊齊大步迎上前。
殷舉是奉命率軍從扶風撤回來的,而於談之前一直留守少陵塢堡,奉命帶著五百新編練計程車卒趕來。
因此呈現在杜英眼前的這一支軍隊,其實也是新老混編,只不過那些一身殺氣的老卒們太過於耀眼,讓人們忽略了隊伍中還有不少人甚至佇列都走的不甚嚴整。
杜英微笑著說道:“無須全禮,入營吧。”
“遵令!”
軍營中,一箱箱的衣衫都已經準備妥當,兵刃也都整齊的擺放。
錦衣橫刀,這是王猛這兩天費了不少心思湊齊的。
其實想要湊齊這兩種東西,對於現在的關中來說,倒不是什麼難事。
關中和巴蜀的貿易已經如火如荼的展開,因此珍貴的蜀錦從崎嶇的蜀道運出,出現在關中。
這蜀錦北上的貿易,即使是在當年動盪的三國也未曾斷絕,甚至成為蜀漢和曹魏心照不宣的暗中交易。
然而胡塵漫卷,氐羌橫行關中,貿易自然也就再進行不下去了。
如今商路重開,關中又是一片白紙,巴蜀商人們自然積極北上以求搶佔市場。
至於橫刀,軍中所用,關中盟建立的工坊自然也能打造,尤其是杜英已經開始推進流水線生產,更是讓冶煉也事半功倍。
然而終歸這一切都需要時間,現在無論是貿易還是冶煉,都是需要時間的······
這也是為什麼,呈現在殷舉等人面前的錦衣橫刀,衣衫看上去做工頗有些粗糙,甚至有一眼就能看到的線頭,而橫刀更是不少都有刀鞘破損之處,長短樣式也各不相同,顯然是從各處蒐羅來的。
看上去屬實有些寒磣。
但越是如此,殷舉的腰桿,越是挺直了幾分。
因為這無疑表明杜英對於這個新組建的六扇門有多麼重視。
也就能表明杜英是真的打算對殷舉委以重任。
站在殷舉旁邊的於談,則想到了昨夜殷存在少陵塢堡專門讓自己轉告殷舉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