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日後杜英真的卷挾大勢掃蕩南北,江左世家又能翻起來什麼風浪?
說不定這九品中正制,這幾乎為世家得利量身定做的制度,真的會被推翻、被改變。
“書院這方面,要儘快了。”杜英吩咐道,“先把人才都聚攏起來,而且人才也都是從小培養的,餘沒有那麼多功夫慢慢等。”
王猛起身:“這是自然。”
對於杜英的這個打算,他是絕對支援的。
立刻就像付諸行動,然後讓那些世家如同吃了屎一樣噁心。
“師兄莫急。”杜英無奈的招手,“還有一事。”
“師弟但說無妨。”
王猛精神抖擻,看上去一掃頹唐。
“顧陸兩人捱了一頓打,不管是誰做的,至少說明現在長安城中的治安也不盡如人意。
並且隗粹既然打算重審一些氐蠻盤踞時的冤假錯案,也需要人手捉拿緝捕罪犯······”杜英緩緩說道。
“師弟打算抽調人手,另組府中繡衣?”王猛沉聲問道。
漢稱繡衣,唐稱不良,宋明以後又稱捕役和快手,合稱捕快。
杜英一攤手:“府上現在不過是一些氐蠻留下來的吏員罷了,可算不得繡衣?
餘需要的是能夠緝捕要犯,面對負隅頑抗的豪門大戶亦有一戰之力的繡衣,可不是簡單找一找人、貼一貼封條的那種。”
“人手何來?”王猛問出最重要的問題。
現在的確是一個好機會,顧陸兩人送上了一個很不錯的理由。
不然的話,太守府組建這麼一支直屬於杜英的力量,必然會引起各方不滿。
藉著這個名頭,桓溫和王羲之等人恐怕都很難說出所以然來。
杜英徑直說道:
“從關中盟舊部以及收攏的流民之中篩選精明知變通者、身形靈巧且善戰者,並且其儀表也應當能夠當得起長安太守府的門面。”
王猛苦笑道:“現在各處用兵都緊張,想要讓軍隊之中放人,恐怕不是那麼容易的。”
“調殷舉直接擔任該司主將。”杜英很乾脆的說道。
把一方主將直接調過來,其麾下的五百兵員名額,自然也就等於空了出來,這五百人之中,有適合於這個新部門的,可以追隨主將留下,而有不適合的,自然也能夠補入其餘各部,換回來相同數量計程車卒。
“這樣也好,殷舉和韓胤兩人之爭,也應該有一個結論了。”王猛徑直說道。
此二人爭奪偏將之職,不分伯仲,但是顯然在指揮作戰上,韓胤要勝過殷舉一些,殷舉更擅長的,還是捉對兒廝殺,而不是運籌帷幄。
所以杜英最終決定韓胤,本來就在情理之中,不過杜英對於殷舉的安排,倒是出乎王猛的預料。
因此王猛接著問道:
“殷舉一直志在偏將之職,若是現在讓他退入長安城中,豈不是等於明擺著告訴眾人,他失去了這個資格,甚至都不能以韓胤副將的身份上陣廝殺?所以如何安撫殷舉,仲淵莫要鬆懈。”
杜英微笑道:“其實只要闡明這新設部衙的任務,殷舉就不會有什麼意見。”
“此話怎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