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卸磨殺驢,至少得等到磨完米麵再說。
而今江左這些“糧食”,可是剛剛來。
“那嘉賓認為,應當如何是好?”桓溫緩緩問道,對於郗超,他還是願意選擇相信,至少比杜英可信度高得多。
郗超沉吟片刻,方才開口,似乎是心中剛剛浮現的想法:
“不妨將關中盟裡眾人,安排於關中多處,如此既能夠表示將軍對關中盟器重之意,又能夠讓關中盟再難成鐵板一塊、
盟中各個世家,終歸還是都有自己的野心的,將軍想要各個擊破頗為容易。”
桓溫點了點頭:“如此甚好。不過這樣做並非意圖不可查,仲淵一向聰慧,難免會有所察覺。
皆是與我離心,又相互猜忌,應當如何是好?仲淵至少現在仍是餘全有關中,甚至勾連河西的必須之人。”
郗超不由得笑道:
“將軍所言在理,所以將軍應當再調撥人手,為仲淵所用,美名其曰為仲淵配屬人才,實則這些人更願效忠於將軍。
如此一來,仲淵一舉一動,將軍可知之。而仲淵若想坐穩這長安太守之位,自然也需要藉助於這些人。”
這等於把杜英給變相的架空了。
但是實際上只要杜英不作出有害於桓溫的事,這些人又確確實實的能夠成為杜英的臂助。
“何人合適呢?”桓溫斟酌道。
幕府之中也是人才薈萃,但是若是直接從幕府裡抽調的話,一來弱化了桓溫手頭上的力量,他還指望著自己這好不容易組建起來的智囊團和江左世家抗衡呢。
二來既然是出身桓溫幕府的人,自然多多少少都帶著一些監視的意味在,又怎麼可能不引起杜英的反感?
郗超微笑道:
“自然是那些本不願為將軍所用,又不願為仲淵所用的人。只要將軍仍然為大晉正統,則這些人定不會隨同仲淵行謀逆於將軍之事。”
桓溫點了點頭,心中浮現出好幾個人選。
比如那個天天找茬、惹自己不爽的袁宏。
不過幕府中的人都是寶貴的,能讓桓溫恨不得一腳踹走的,也就只有袁宏了。
剩下的······
桓溫皺了皺眉,就算不是幕府中的人,也有些不捨得。
“前來長安的,並非都是咱們的人。”郗超低聲提醒一句。
桓溫恍然。
還有江左世家!
自己是想要讓杜英去制衡、阻擋江左世家搶佔關中的重要位置。
若是把江左的一些人給塞到杜英的麾下,那麼就等於讓杜英不得不和這些傢伙們作對。
這比自己所做的一切推波助瀾的行動都來得簡單有效。
“江左來人之間,也並非沒有矛盾,若讓其中一部分為杜英屬官,則杜英與其之間,無論相互攻訐,又或是能攜手合作,對於將軍來說,都有利無害。
前者,固然讓江左和關中本地官吏反目成仇。後者,則等於自然而然的幫助將軍分化瓦解江左各家。”郗超解釋道。
歸根結底,還是在各方勢力之間小心的制衡啊。
桓溫默然,制衡之術,稍有不慎,就是引火上身。
只可惜現在的自己,也沒有辦法滿足各方的需求,只能不斷地拉攏一些、得罪一些,又把拉攏來的推出去對付得罪了的。
沒有人能撼動他的位置,卻又沒有人能真心為他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