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超皺了皺眉,心中暗歎一聲。
對於謝奕和杜英在這一戰中做出的貢獻,他們當然沒有異議。
如果沒有他們打得這麼漂亮,現在可能大家還蹲在灞橋的另外一邊,望長安而不可近。
郗超之所以皺眉,是因為他意識到,將軍還是刻意的迴避了江左世家派人前來的話題。
將軍這是心虛麼?
這樣的迴避態度,可不能幫助將軍應對來自於江左的威脅啊。
郗超的目光轉開,又在謝奕的軍陣上逡巡不去。
他看的,一直是杜英的旗幟。
按照郗超的打算,郗家應該藉助這一次桓溫入關中,迎來崛起。
可是如果王謝各家依然傾巢出動、大舉北上的話,那郗家豈不是仍然改變不了跟在後面喝湯,甚至吃不到肉的境況?
想要阻擋江左世家,只靠徵西將軍,似乎有所不妥。
現在得儘可能地拉攏更多的同道中人了。
隨著桓溫距離長安的越來越近,郗超的危機感也就越來越強。
馬蹄聲響起,謝奕和杜英並肩而來。
看到桓溫之後,兩人當即翻身下馬,齊齊行禮:
“參見將軍!”
桓溫迎上前來,直接伸手虛扶:“快,快起來!”
杜英微笑著說道:“恭喜將軍,既渡灞水,長安在望。”
“若無賢侄,灞水雖窄,又如何能渡?”桓溫亦然開懷大笑,“本將能足踏此地,蓋因賢侄也!”
杜英怔了怔,誇張了,誇張了!
收買人心也不至於此。
郗超則輕輕鬆了一口氣,將軍雖然不願意和江左世家直接撕破臉皮,但是總歸不是一點兒準備都不打算做的。
此時把杜英高高的捧起來,到時候江左世家來關中搶奪利益,杜英必然會撲上去。
更何況······
郗超的目光在杜英和謝奕身上掃過。
杜盟主搶走了謝才女的芳心,王謝兩家怕是不會這麼容易善罷甘休啊。
謝奕似乎也覺得桓溫有些誇張,他並不是認為杜英當不起桓溫這樣的誇讚,而是擔心這樣會把杜英捧得太高。
年輕人,不能過於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