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馬嘶鳴,杜英仍然選擇以騎兵為前鋒,目標直指氐人弓弩手。
而韓胤和殷舉各自率領五百兵馬,護衛在騎兵的左右兩翼,擔任這一次的主攻,而再外圍的西側,則是之前沒有在進攻苻萇之戰中撈到多少機會的任渠。
至於朱序,其損失最重,和謝奕中軍待在一起,作為後援兵力。
這是杜英的安排,謝奕唯一反對的地方,就是想要替代杜英作為前鋒,並且還懟了一句:
“要是本將在前鋒,絕對不會和賢侄那般被苻萇追著跑。”
剛剛的“秦王繞柱”,也算是杜英的恥辱了,只是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杜英沒得選擇。
就算是換成了謝奕,也不可能莽上去。
對於就是過過嘴癮的準岳父,杜英並不在意。
挑釁就挑釁唄。
反正謝奕不管說什麼,杜英都不會讓他上陣。
主將就應該老老實實的在後面指揮大局。
他有很多辦法讓謝奕留下,不過杜英直接採用了最乾脆了當的一種。
謝湖和謝玄被命令攔著謝奕,攔不住就軍法從事。
對這個命令,兩個謝家人欣然接受。
謝奕最後也只能乾瞪眼,只要自家兒子不退半步,那謝奕也不能直接對著小兒子動刀動槍。
輕騎的前進速度並不是非常快。
騎兵也已經奔波久矣,就算是一人雙騎,也已經疲憊不堪,小步奔跑的同時也是為了讓戰馬恢復體力。
而且還能讓步卒儘量跟上。
謝奕把自己軍中的騎兵全部都調撥給了杜英,所以現在杜英有兩百騎兵,可是他要面對的苻雄,手中可用騎兵至少應該還在千人以上。
真的碰在一起,苻雄可以輕易的碾壓這兩百疲憊的騎兵。
所以步卒跟著,也能夠及時掩護騎兵。
謝奕和杜英的出現,氐人早就已經得到訊息。
甚至苻萇身死的訊息,都已經在軍中不脛而走。
杜英曾經挑著苻萇的首級在氐人營寨外耀武揚威,苻萇麾下基本上都知道了這個殘酷的事實,因此恐懼很快就透過他們又傳遞到了整個軍中。
苻萇死了,南邊側翼已經垮塌。
氐人士卒無從判斷敵人的強弱,只知道苻萇身死,這就足以讓他們對眼前的敵人充滿了畏懼。
苻生也好,苻雄也罷,顯然都沒有想到苻萇的結局會是如此。
而且他們也不知道苻萇是怎麼戰死的,只知道為杜英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