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似乎是自己多此一舉了。
殊不知此時正向前狂奔的謝奕,心中亦然感慨,這個年輕人看上去並沒有多少戰陣經驗,卻能夠如此準確的做出判斷,相比之下,自己戰場廝殺半生所磨礪出來的對局勢的敏感和把握,竟然也不過和他的相同的結論。
那豈不是自己白活了這麼長時間?
這個小小的關中盟,先有杜英,後有王猛,怎地就如此臥虎藏龍?
那麼未來,這些人才又應該如何聚攏住,讓他們為自己所用?
不過現在並不是細細思索這些的時候,謝奕目視前方,氐人騎兵正壓著司馬勳的兵馬打,現在,正是最好的機會。
“殺!”
一聲怒吼,恍如石破天驚。
已經在奔跑中超過謝奕的晉軍將士們,趕在自家主帥前面,殺入到混戰之中!
————————————
當一個前來搶奪功勞的,差點兒沒有拿下功勞,還差點兒把半數兵馬都葬送在敵人的手中,結果被搶奪了功勞的同伴還在旁邊幫忙拯救自己。
這種情況下,搶奪功勞的這個人會是什麼心情?
司馬勳的手在顫抖,因為他就是這個人。
謝奕重新出現在戰場上,說明謝奕之前並不是收攏兵馬、在旁邊安靜的看他的笑話,而是整頓兵馬,隨時準備重新投入到戰鬥中。
之前自己搶奪功勞的時候,謝奕沒有任何的抱怨或者憤怒,只是依舊率軍攻打壁壘,並且在發現自己這邊佔據優勢之後,甚至還在約束兵馬,為自己創造機會。
現在他明明可以作壁上觀,可是卻沒有,反而選擇了救援。
哪怕這救援有可能把自己都搭進去。
好像曾經,都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這樣的同伴,也難怪桓徵西明知道他應該會在關鍵時候選擇站在陳郡謝氏那一邊,而不是繼續支援自己,但仍然願意委以重任。
因為桓徵西看得清楚,謝奕是什麼樣的人,至少在北伐這件事上,他不會拖後腿,甚至還會是最積極的那個。
眼前的戰局變化,激戰愈酣。
謝奕殺過來的時機選擇的很恰當。
氐人騎兵已經四散開來,在如同一張大圓餅的晉軍軍陣之中衝撞,肆無忌憚。
而謝奕這兩千兵馬投入戰鬥,目的很簡單。
你從八面來,而我只往一處去!
且看那亂軍叢中,謝奕的將旗迎風舞動,士卒們追隨著那將旗,從東向西,團結在一起,遇到氐人騎兵,便直接憑藉著自己的人數優勢碾壓過去。
長矛長槍,並那刀劍弓弩,齊齊往一處招呼,同樣也已經拆分成百人,甚至不過幾十人小隊的氐人騎兵,如何架得住?
隨著東側的氐人騎兵抵擋不住,一支又一支的被消滅,周圍陷入苦戰之中的晉軍士卒們也隨之被解救出來。
他們也知道,現在正是生死關頭,只能咬著牙衝殺才有可能突出重圍,不然的話,且看那些意圖丟了兵刃跪地投降或者逃竄的同伴,此時都已經變成了氐人刀下亡魂,這就是最好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