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開始有不少人意識到這個問題。
人群之中,有一些目光,不敢看向桓溫、不敢開口解釋,但是卻有膽量看向謝奕。
帶著深深地不滿和恨意。
謝奕也察覺到了,他畢竟不是真的沒腦子。
此時他正打算開口,雖然他並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什麼,但是好像需要他來求求情。
旁邊驟然響起杜英的聲音:
“啟稟將軍,自王師北伐以來,不斷地和氐蠻苻生對抗,然王師兵馬未曾休息,苻生之兵馬卻越來越少,而今已經重新補充,此為王師之功也。
將軍遠離荊州,兵馬補充不易,且久經戰火,當為精銳之師,一時受挫,並非將士不用命,而是疲憊罷了。而今諸位將領想要休整,以待後續一戰破敵,草民竊以為情理之中。”
原本如釋重負的謝奕,不由得重新提起一口氣。
賢侄啊賢侄,你這個時候,怎麼往槍口上撞呢?
剛剛徵西將軍似乎就對你有所戒備,只不過因為你的表現不錯,方才放下了一些而已。
現在你又湊上前去,這一番話說出來,豈不是明擺著要給徵西將軍添堵麼?
反倒是有不少人對於杜英提出這樣的觀點感到詫異,旋即升起來高興和欣賞的神情。
這個跟著討厭的謝奕一起來的年輕人,好像並不是那麼令人討厭嘛,你聽聽這話說得,讓人舒服!
杜英並沒有看向桓溫,而是微微側頭,瞥見了謝奕的神情,當即用手虛虛向下按,自然是告訴謝奕,莫要擔心。
實際上杜英還忍不住想要吐槽一句:
謝大叔,知道為什麼自己人緣差麼?
看看你平時說的話,不招人恨才怪呢。
謝奕也看到了杜英的動作,本來還想說什麼,但是又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多日的相處,他終究還是選擇相信杜英的。
桓溫的目光如約而至。
杜英也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
別看他此時一副淡然、胸有成竹的樣子,但是背後實際上也已經出了很多汗。
畢竟眼前這一位,也是一路殺得人頭滾滾才走上來的人物。
心狠手辣,在天下也是數得上的。
若是桓溫真的惱怒,說要了他的腦袋,就不會給他任何解釋的機會。
不過杜英終究不是真的單純只是為了這些將領們開脫。
他所說的話,實際上和之前桓衝所找到的那些理由沒有什麼區別,畢竟這樣不算單純的藉口,而是事實。
但杜英說話的時候,格外強調了兩點。
一個是“苻生”,一個是“一戰破敵”。
前一點是在提醒桓溫,他們對面的對手,也是從南陽、武關,一路和他們打到這個地方的,論疲憊,在後面追殺的王師很疲憊,難道在前面跑路的苻生就不疲憊了麼?
苻生現在麾下的這些兵馬,一些事跟著他一路撤退回來的敗兵,還有一些是後續補充的新兵,這樣的一支混雜在一起的隊伍,本身其實能有多少戰力?
王師久久不能取得戰果,其實主要還是因為本身也很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