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跑的越遠越好。
是謝湖,不是謝糊塗。
杜英為謝湖的聰明點了個贊,旋即忍不住感慨:
這······這跟歷史真的不太一樣啊。
你們謝家確定不是拿錯劇本了?
不過想想,似乎整個桓溫北伐的劇本從謝奕突圍、進入關中盟的領地之中開始,就變得稀奇古怪。
好像自己一直在努力想要撬動的歷史軌跡,就這麼無聲無息的自己改變了?
蝴蝶效應這麼明顯?
如果不是自己擊敗了韋氏,又組建關中盟、收攏周圍世家,讓謝奕和苻萇他們如同無頭蒼蠅一樣對撞,恐怕謝奕不會兵敗,或者兵敗了也能夠僥倖撤退,那謝道韞和謝玄姊弟也不會有此動作。
元子和阿羯,就是謝道韞和謝玄。
杜英當然不知道這些,剛才聽到這兩個名字沒聽懂,也是自然。
謝道韞,一代才女啊,也不知道是何等風采?
謝玄,以弱勝強戰淝水的一代名將,又不知道是何等英姿?
從謝奕的口中聽到這兩個名字,杜英也有些心馳神往。
不過他還是忍不住看了一眼謝奕。
嗯,雖然謝奕也算是一代名將了,但是顯然在戰爭指揮上,還是比自家兒子差了點,名氣更是比“謝庭詠雪”差了不知道多少。
被女兒和兒子的名氣碾壓的老爹,讓人心疼。
不過若是謝奕知道自家小兒女在歷史上何等的出名,恐怕也會驕傲吧?
話說回來,謝奕把整個事情始末和盤托出,桓溫獲得謝家支援的來龍去脈,也就變得清晰。
果然不是謝安做出的決定啊······
杜英心中的疑惑消散,甚至背後還下意識的打了一個寒顫。
他想到了一些不太好的可能。
會不會是桓溫故意這麼做,以逼迫謝家表態,然後還真的誤打誤撞遇到了一對救父心切的姊弟,真的拿到了謝家的糧食支援?
不過桓溫缺糧應該也是真的缺,這倒是符合史實的。
但願桓溫不是真的計劃如此。
不然的話,應該已經和桓溫有過“人生四大鐵”的謝奕,都能隨手拿來作為籌碼,那這個人就完全不值得信任了。
至少,桓溫絕對不是謝奕這種胸無城府的人。
謝奕看著杜英變幻不定的神情,無奈苦笑:“兩個小兒女好一番折騰,倒是讓賢侄見笑了。”
“孝心所在,難免逾矩,更何況手持家主印信,也不能算逾矩。”杜英微笑著說道。
他對於謝道韞和謝玄姊弟本來就有好感,開口便有所維護。
更何況易地而處,自己也應該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你們這些年輕人,倒是想法無差,可惜還是看的太淺了。”謝奕忍不住感慨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