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伯父吩咐!”杜英鄭重拱手。
盟主表態,本來就沒有意見的眾人,也紛紛應諾。
——————————
杜英當晚並沒有在蔣氏塢堡停留,而是返回少陵。
畢竟關中盟的中心是少陵,而且各家抽調的人手也都集中在少陵,此時正在緊張的計算此戰中關中盟的繳獲和損失,陟罰臧否,自然都要有所依據。
尤其是這些制定出來了,還得杜英這個盟主拍板。
因此,盟主也不是那麼好當的。
一心想要整合各個塢堡的杜英,也不能當甩手掌櫃。
他必須要趕回少陵,連夜加班。
不然的話,明日跟著謝奕前往拜會桓溫,又不知道多久才能回來了。
此時,夕陽西下,杜英策馬和王猛並肩前行。
“此行,師兄隨我同去,另外攜帶親衛十人就可以了。”杜英緩緩說道,“其餘人等,留守塢堡,多加探查氐人行蹤,斷不能被人抓住機會。”
隨同杜英的任群、殷舉等人齊齊應諾。
王猛亦然頷首,他知道師弟此次前去,必然是要以智囊的身份向桓溫闡明天下大勢,以勸導桓溫儘快拿下關中。
自然沒有必要攜帶太多的兵馬。
有他這個師兄在旁邊隨聲附和以及查缺補漏就可以了。
反正場面都是師弟在前面撐起來的,不慌。
杜英則是意味深長的看著自家師兄。
師兄可是在歷史上把桓溫說的一愣一愣的人物,這一次帶著師兄,就勝過千軍萬馬。
王猛似乎察覺到了什麼,撇過頭,看到了杜英的目光。
兩人相視而笑,一副“我懂,你懂”的神情。
殊不知他們都覺得對方是大腿,自己只需要做好輔助就行了。
師兄很懂的神情,讓杜英放鬆了不少。
說到底,桓溫並不是敵人,而且又有謝奕作為引薦,有什麼好害怕的?
就算是自己親自上去施展口舌之利,也並非不成。
馬蹄聲起,是關中盟斥候飛速而來。
此次子午谷之戰,關中盟另一大重要收穫自然就是氐人的戰馬。
謝奕留下了其中的大頭,用於替換晉軍之中不少受傷的,或者已經不堪駕馭的戰馬。
南方缺馬,有一些劣馬也只能湊合著用。
現在能夠替換,謝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當然,謝奕沒有忘了關中盟,給了杜英五十匹戰馬。
數量雖然不多,但是已經足夠讓原本幾乎都依靠雙腳走路的關中盟高層們能夠騎馬了。
當然以杜英他們根本沒有練過的馬術,也就是頂多小步快跑罷了,步卒走快點都能跟得上。
剩下的戰馬,自然優先劃撥給斥候們。
到底是在北方關中,關中盟內找出來一些會騎馬的人並不難,因此斥候隊伍中很快就有了二三十名騎兵,傳遞訊息的效率比之前增加了很多。
“可是有要緊事稟報?”陸唐伸手攔下斥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