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已經持續了太長的時間,這關中的主人也已經換了不只是一次,在此拍馬而過的豪傑數不勝數,而他們每一次經過、每一次崛起,往往都伴隨著血火殺戮。
這些一直被揉搓的塢堡們,此時也已經坐不住了。
他們也渴望有所變化。
所以現在這個同盟,實際上正中周隆等人下懷。
“聯盟既定,應當先議定聯盟之名號。”杜英緊接著說道。
師出有名,他想要真正把這個聯盟捏合成一個整體,自然也需要有一個確定的名號。
這一點大家自然也沒有異議。
周隆率先說道:“我等皆為典午遺民,胡塵喧囂之中,自然應當使天下知關中猶然還有遺民,等待王師北還,以響應桓徵西。因此旗號以大晉之名最佳。”
晉人旗號,表明身份,但是也代表這將徹底把整個同盟推到了秦國的對立面,畢竟秦國現在最大的敵人就是桓溫,就是晉。
在座的立刻有人微微變色。
畢竟並不是所有人參與到這個同盟中,都是直接想要打算和秦國決裂的,現在藍田戰雲密佈、勝負尚且並不知曉,桓徵西勞師遠征,秦國又有誘敵深入之意,因此大家實際上還在觀望。
很多小村寨加入同盟,實際上只是為了自保,讓他們直接去和秦國對抗,想想還是沒有膽子的。
在他們看來,這個同盟應該做的,就是組建起來屬於自己的力量,然後坐山觀虎鬥、兩不相幫。
直接打出來晉人旗號,可不是好的選擇。現在有這個旗號的勢力,無論是東南朝廷還是桓溫,又或者涼州,都是秦國不折不扣的敵人。
一旦此戰秦國能夠勝利,那麼之後會不會清算他們這些背地裡捅刀子的塢堡鄉民?
以氐人和羌人的性情,還真的有可能。
除了這些人之外,包括王猛、殷存在內,還有好幾個杜氏塢堡的人也都露出擔憂神情。
原因有二。
第一,晉人的旗號,在關中還真不見得就有用。杜洪前車之鑑未遠,雖然此人只是杜氏旁支,但是總歸是杜氏子弟打出晉人旗號之後又兵敗身死的例子。
第二,杜英前來此地,背後支援的終究是涼州張氏。張氏名義上歸屬於晉朝,可是其不臣之心早就彰顯,而且大家也沒有誰認為涼州張氏還是晉朝的臣子,都知道這已經是一個事實割據的存在了。
此時杜英打出來晉人的旗號,恐怕涼州張氏會有意見吧?
殷存輕輕咳嗽一聲,沉聲說道:“典午正朔遠在江南,此時未有王命,打出晉人旗號,恐有不妥,畢竟我等以晉人自居,可是朝廷是否又會以我等為晉人?”
大堂上的氣氛登時冷下來幾分。
東南朝廷這些年的所作所為,也的確太令人傷心了。
祖逖北伐,最終老死北方。杜洪起兵,最終兵敗長安。殷浩北伐,更是被前秦打的哭爹喊娘。
總而言之,能臣名將的北伐,受到牽制;鄉土百姓的響應,又得不到支援;姍姍來遲的大舉北上,又是庸才統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