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軍深入又能成什麼氣候?
假如自己能夠在這種情況下幫助秦國戰勝桓徵西,那是不是又是大功一件?
韋逵這幾天就陷入這樣的糾結之中。
龐大的韋氏,幹什麼都不可能低調,而且自己也不會容忍韋氏低調。韋氏之復興,就應該在自己的手中實現!
只不過還不等韋逵下定決心站在哪邊,家中就已經傳來訊息,各處平日裡都只能看韋氏眼色行事的小村寨,竟然都開始不老實了。
韋逵很氣憤,平日裡雖然韋氏對你們刻薄了一些——戰爭開始之後似乎更加刻薄了——但是至少韋氏也是出人出力在前面幫著你們扛住秦國的壓力,不然的話以秦國現在缺少兵馬和糧草的樣子,早就已經把你們搶掠乾淨,男女老少全部充軍了!
蔣氏、林氏這些小村寨,都是韋氏的禁臠。
這是韋氏早就已經和秦國達成的共識。
韋氏負責壓迫剝削這些小村寨,而秦國預設不會吞併這些小村寨。
不然的話,秦國可能會獲得為數不多的兵馬,而韋氏將會失去一個重要的財政來源。
換句話說,這些村寨實際上就是韋氏向秦國求來的寵物和畜生罷了,圈養在這裡。
現在這些畜生們竟然要造反了。
韋逵的第一反應就是要調動手中兵馬,把這些傢伙全部打殺!
不過秦國方面還是很理性的派人來提醒他,而今正是秦國局勢最緊張的時候,希望韋逵不要輕易挑動民間的矛盾,若是長安城南真的亂了,那對於長安城也是一個威脅,而且更會影響士氣。
能夠談的,就先談。
能夠做出讓步,就先做出讓步。
但是假如對面一意孤行,那就不用手下留情。
這是秦國的許可。
但是秦國並沒有派遣一兵一卒支援,只是讓韋氏把自己的兵馬帶走了。
現在的秦國,真的派不出一兵一卒應對一群鬧事的老百姓了。
而且以韋氏的強大,有什麼搞不定的?
韋逵就很有信心,因此他並沒有把秦國官方給出的警告放在心上。
這些傢伙,擺明了就是欠揍,打一頓就好了,有什麼好客氣的!
韋逵並沒有把這些世家的聯合放在心上。
他現在心心念唸的,依舊還是韋氏能夠在之後的關中之戰中做些什麼,是不是可以幫助秦國解決一些邊邊角角的問題,甚至是不是能夠從中發揮中流砥柱一樣的作用?
而假如秦國支撐不住了呢?
那自己到時候又應該如何變通?
說句實話,這些世家鬧事,在韋逵看來的確是個麻煩,打亂了自己之前的計劃,但是也未嘗不是一個機會。
把這些小村寨徹徹底底打服了,他們自然就會聽從於韋氏的調遣,到時候韋氏就不再是秦國的附庸,而是長安城南任誰都不可小覷的一股力量,到時候假如桓徵西抵達長安城下,會因為韋氏之前跟著秦國混就把韋氏怎麼樣麼?
不會的。
只要桓徵西不傻,就應該明白,應該重用韋氏,以求長安外圍的穩定,而且論對本地的熟悉程度,又有誰能夠比得過這些土生土長的小世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