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看來,這場戰鬥很有可能變成杜氏下死力氣幹活、周氏等大塢堡打配合,而小村寨們湊人數、撿便宜。因此越是小的村寨,在這件事上越是積極。
撿便宜,誰不會啊。
“他們就不怕我們趁機吞了他們這些村寨麼?”王猛反問。
不管怎麼說,聯軍只要形成了,這些小村寨的去留實際上就已經不是他們說了算了,到時候杜氏兵馬左右包圍上去,數百人盯著十幾個人,這十幾個人能怎麼樣?
杜英不由得一笑:“假如我們能夠攻破韋氏,投靠我們難道是什麼很壞的選擇麼?”
王猛一時楞然。
這麼多村寨之所以想要聯起手來對付韋氏,主要還是因為韋氏打破了現在的規矩。什麼規矩?大家各自關上寨門,各自守著各自的一畝三分地的規矩。
平日裡有衝突,這很正常,誰家沒有缺錢想要找鄰居“借點”的時候?
但是韋氏投靠秦國並且悍然壓迫剝削各處村寨,頗有幾分自己就是這長安城南之主的架勢,這些村寨自然就忍不了了。憑什麼你當老大,憑什麼我們連說話的權利都沒有,只能被剝削?
你把規矩破壞掉了,不打你打誰?
“但是······”王猛下意識的想要說什麼,不過轉念又自己想明白了。
實際上小的勢力臣服於大的勢力,這很常見。
這些小的家族想要生存,最好的選擇自然就是依附於大家族,到時候大家族在前面吃肉,他們跟在後面喝湯,小日子也差不到哪裡去。
關鍵就在於韋氏太著急了,既然著急的想要在秦國面前好好表現,那就必須要拿出足夠的誠意,這誠意顯然就落在了這些小村寨們身上。韋氏代表的是秦國的利益,他自己就不是吃肉的。
而大家跟著韋氏,是為了喝湯,不是為了被抓走熬湯。
所以想要反抗是必然的。
現在的杜英看上去是把這些村寨聚集在一起,但是大家的目的很簡單也很明確。不過假如事後真如杜英所說,桓溫率軍殺入關中,那大家聽從於杜氏的調遣又有何妨?
杜氏只要有本事去吃肉、並且帶著他們去喝湯,這就足夠了。
杜英看著王猛恍然的神情,笑了笑。
和聰明人說話就是容易。
而王猛瞥了一眼自家師弟,總覺得怪怪的。
這些權謀算計之術,法隨當然不懂,他要是知道的話,早就不至於鬱郁不得志了。因此王猛其實也不是非常懂,排兵佈陣、治國理政,這些王猛都有研究,但是左右籌謀、算計人心,他有點懵。
這些不是師傅教的,那杜英又是從哪裡學來的?
莫非天生如是?
王猛當然也相信有些人就是天才。而且他也知道師弟在山中和自己朝夕相處,自然沒有什麼秘密可言。
希望師弟的這種眼光,以後能夠起到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