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麼多年以後談起來自己人生中最驚險的事,王猛和任群都不約而同的提及當年隨著杜英前往少陵塢堡的經歷。
這簡直就是刀尖上舔血啊。
而現在家裡來了這麼幾個人,至少讓杜英有了自保的能力。
在對方不打算付出足夠代價的情況下,這些人雖然很少,但是也不是別人願意招惹的。
至少現在就足夠了。
杜英目前內部最大的威脅實際上就是楊盤,不過在楊盤主動向杜英低頭之後,還是比較配合工作的,為了表示對少主的支援,他把原本調撥給他的兩百人直接轉交給了王猛來指揮,另外還把意圖表達反對意見的自家幾個手下狠狠的呵斥了一番。
不管這種呵斥到底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還是這些手下真的不明白自家老大的良苦用心,至少杜英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楊盤絕對沒有這麼容易就甘心蟄伏。
畢竟這個傢伙能夠走到今天可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想要讓他輕易放棄,哪裡是那麼容易的?
不說別的,他主動交出的這些兵權,對於楊盤本身來說實際上已經不算什麼。這些兵馬本來就是殷存調撥給楊盤的,楊盤一開始的時候尚且期望於能夠把這些兵馬化為己用,結果他這麼久的努力,剛才在堂上只是被王猛一言,似乎就化為飛灰。
這些村民頭目們目光之中流露出來的疏遠和戒備,足以讓楊盤心裡明白,這些人已經不能為自己所用,甚至有可能在背後捅自己一刀,所以與其捨不得,還不如提前拱手相讓,說不定還能換來杜英他們的好感,減輕現在雙方之間的猜忌。
除此之外,實際上楊盤最明擺著也是最值得讓杜英提防的一個原因,自然就是這些兵馬本身也是一個很有可能挑撥殷存他們和杜英之間矛盾的燙手山芋。
這些兵馬本來就是殷存所指揮的,按理說現在應該歸屬於殷舉的麾下才對,可是楊盤明擺著提出了要把兵權讓給王猛,這自然就是在直接向殷舉表示,你看就算這些人不是有我來統帶,也輪不到你。
對此,殷舉不可能不心懷芥蒂。
而對於杜英來說,這些人自然就不是雞肋了,不能說丟就丟了。
楊盤作為一個外來客,和這些人本來就沒有什麼瓜葛,自然也難以讓他們信服。
可是杜英不一樣,作為杜氏少主,對於這些杜氏僕從後代們,意義自然就不一樣了。
強者當然都希望能夠聽從於更強的人。
殷氏原本身為杜氏的家臣,所以能夠號令這些杜氏僕從們,畢竟在一家之中,主人不在,家臣就有很大的話語權,而且殷存本身的確也是有能力的。
可是殷舉的能力就明顯比不上他爹了,再加上一個家臣,其身份地位又怎麼可能真的比得上家中少主?
有了杜英這個已經展現出來能力和手腕的杜氏嫡系少主,這些僕從後人們哪裡還心甘情願聽從於殷舉和於談的調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