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堂上的主人還沒動,坐在廊下的客人當然都得正襟危坐。
沒錯,杜英也沒有資格坐在堂上陪著主人,只能和王猛、任群一起擠在廊下。
這場宴會是雷氏的家宴,或者準確一點說,是雷弱兒的長子雷論主持的一場面向青年才俊的宴會。
杜英和王猛他們兩個一開始就是奔著這個來的。
想要刺探潼關軍情,他們兩個還沒有這本事。
但是想要摸排一下雷氏的實力,尤其是雷氏還有多少後勁,這宴會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
雷弱兒作為潼關的守將、又是關中羌人的領袖,現在正好有正面向山東以收攏人才的好機會,當然要好好把握住。
現在羌人的確是配合氐人,但是大家心裡都清楚,羌人從來沒有真正臣服於氐人,洮水一帶的羌人以及現在混跡於中原的姚氏羌人一直蠢蠢欲動不說,雷弱兒這個秦國的臣子,實際上也是大權在握、割據一方。
這也就是雷弱兒本身和姚襄之間關係並不怎麼好罷了,不然的話雷弱兒開啟潼關,姚襄就能夠率軍直入關中。
現在雷弱兒坐鎮潼關,為秦國兢兢業業之餘,當然也得全力拉攏本地的豪強以及各個世家的人才,尤其是那些因為躲避中原戰亂而進入關中的人才,這些人才掌握在手中,就可以幫助雷弱兒坐穩現在的位置,保不齊還能更上一層樓。
歷史上的雷弱兒也的確曾經在前秦位極人臣,只不過這傢伙到底是嘴巴太臭,把朝堂權臣得罪了個遍,尚且還以為苻生也是個講道理的,殊不知苻生才不管你的對與錯,說砍腦袋就砍腦袋。
杜英覺得自己有理由懷疑,雷弱兒當時也是仗著自己背後有羌人部落還有網羅的人才撐腰,才敢在朝堂上直言勸諫,誰知道皇帝本身也是個不講道理的,哪管你那麼多?尤其是還逼著苻生去殺自己的兩個寵臣,說好聽點叫幫助陛下剷除奸佞,說難聽點就是要砍斷陛下的左臂右膀。
你想造反麼?
而現在的雷弱兒,倒是還不至於那麼囂張,在朝堂上就敢直接和權臣對罵,而且現在坐在皇位上的苻健,也不是好惹的主兒,雷弱兒應該心裡有數,因此他網羅人才,也不是親自出面,而是讓自己的兒子雷論代勞。
不然的話要是有風聲傳到皇帝的耳朵裡,少不了是個麻煩。
而換做一群少年人沒事飲酒作樂,皇帝自然就不會多想。
只不過······杜英看著這堂上和廊下的人,有些無奈。
顯然雷弱兒想的很不錯,但是雷論並不是完全按照他老爹所想的那樣來做的。
有資格坐在堂上的,不是羌人自家子弟,就是一些臊眉耷眼、看上去就是阿諛奉承之流的漢人。
至於廊下坐著的,一個個反倒是看上去像是頗有才幹的人,只可惜一場宴席到最後,雷論可能看他們一眼都沒有。
任群很快就證明了杜英的揣測,堂上的那幾個漢家子弟,多半都是出身大世家的旁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