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港臺的媒體,那是花招百出的。
她就聽說過港島那邊有一家媒體出過一個很離譜的榜單,叫一一富婆最想包養男星排行榜。
駱墨榮獲第一。
這個榜單,地球上的港島也玩過。
謝霆鋒位列第二。
媒體採訪他時,他還故作不爽,故作挑釁地問誰是第一!
靠!居然把我比下去了。
媒體說是古仔。
王月庭和駱墨進行了簡單的寒暄後,就開始採訪起了駱墨。
駱墨的回答很直接:“我個人覺得《魔都營壘》對華夏電影的意義,比我目前的任何一部電影,意義都更大。”
“嗯?為什麼?”王月庭微微一愣。
“她直接表示:(《大聖歸來》和《哪吒》,讓國產動畫電影進入到了繁榮昌盛的階段。”
“你的第一部真人電影《我不是藥神》,也讓電影同行們知道,只要電影拍的好就算是這種現實題材,也能賣座。”
“這些對於華夏電影行業,都是助益無窮的。”
駱墨搖了搖頭,道:“先說好啊,我不是在自誇。我個人不評你自己拍得電影,究竟算不算好電影。”
“只是目前的市場反饋,和觀眾們的打分,這些電影都是被劃到了好電影的範疇裡的。”
我不自誇哈,但你們的誇獎我全盤接受哈!
駱墨看著王月庭,很嚴肅認真的講了一句話:“觀眾和市場眼中的好電影,肯定可以賺錢,這是一個常識。”
誰不知道拍出好電影肯定能賺錢呢?
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駱墨繼續道:“資本是精明的,電影人們做電影,都有自己的目的,比如為了利那就是賺錢,或者為了名,那就是拿獎。”
“大家都知道好電影能賺錢,可為什麼很多人不去製作好電影?為什麼很多專案輕易地拉到投資,最後爛的要命?”
“因為【好】,不是一個可以量化,可以輕易分析的指標。”
“(電影是一門藝術,藝術這玩意兒,有點說不準的,無法一言概之,投資製作好電影,照樣有著無法規避的風險,你們覺得好,觀眾不一定覺得。”
“風險,就是資本討厭的東西。”
王月庭聽到這裡,本來是想著你不就最後全贏了?
可仔細想想,他一路承擔的風險,別人敢承擔嗎?
在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紀錄才一億多的時候,他直接拿一億來當成本!
更別提是這次的《流浪地球》了。
駱墨繼續道:“但像《魔都營壘》這樣的電影不一樣。”
“或者說不只是電影行業,現在整個文娛行業,大家都在耍流量經濟那一套。”
“好與壞,難判定。”
“但搞流量,搞炒作,搞包裝這幾套東西,現在已經很成熟了。”
“而且前幾年,很多人還都輕鬆賺到錢了。”
“玩粉絲經濟那一套,很穩,很賺。”
“大家一路就是這麼過來的。”
“當大部分的流量明星的歌,流量明星的劇,流量明星的電影,最終都賺到了錢大家的追求就會更病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