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大製作就不會有爛片嗎?
自然不是。
本來,業內人士們最看好的就是《西遊之六耳獼猴》了,畢竟導演是四大導演之一的彭海波,演員陣容更是前所未有的豪華,比很多獻禮片的演員陣容還要好,可見其有多強。
然而,偏偏口碑最崩的,就是這部西遊題材的電影。
“什麼玩意兒,票賣得最貴,難看的一批!”
“彭海波,如果你被編劇和投資人綁架了就眨眨眼!”
“屎一樣的劇情,女主一看就是帶資進組。”
“兩位影帝怎麼會接這樣的電影,還有這群一線演員都在幹嘛?”
“演技都很好,特效也震撼,但難看是真的難看!”
“故事都講不好,真以為演員請的牛逼,特效願意砸錢,大家就會買賬?”
這部電影在【花瓣網】上的評分,還沒西遊題材的動畫電影《大聖歸來》的一半。
幾十萬網友打出低分,很多人甚至都在用同一個詞——坐牢體驗!
看一半就走吧,又心疼錢。可全程看下來吧,難受的跟在坐牢似的。
而口碑排在倒數第二的,則是同樣備受業內人士和院線方青睞的《尋妖記2》。
這部電影,在駱墨看來,有點像是地球上的《捉妖記》系列。
裡面也是運用了大量的電影特效,妖精們也是走的可愛路線,一個個特別萌。
從這些角度來看,它骨子裡其實是一部典型的閤家歡的電影。
《尋妖記2》延續了第一部的優點,但劇情方面,同樣很薄弱。
最主要的是,導演或許是想拍出主角團的成長。
可是,人設的割裂感很強。
男二的黑化,有點站不住腳。
男主和女主的愛情戲,也來得有點突然。
不少網友認為,《哪吒》裡敖丙的黑化,比《尋妖記2》裡說服力要強得多。
族人們都為敖丙忍住疼痛,強行摳下了身上最堅硬的鱗片,為他匯聚出萬龍甲,指望他可以封神,然後讓龍族脫離束縛,得見天日。
這裡頭,邏輯至少是通的。
全族給予的壓力與期望,還有親情的束縛,是很沉重的。
《尋妖記2》裡的黑化,少了一個支撐點。
從目前來看,《尋妖記2》破個15億的票房,應該不難。
可實際上,《尋妖記1》的票房便高達25億,製作團隊和院線對它的期待,那可是30億啊!
反倒是由功夫巨星主演的《潛龍在淵》,在這個動作片越發沒落的年代,有點一枝獨秀的樣子。
口碑還不錯,有點要逆襲的樣子了。
優秀的功夫片,在華夏始終是有市場的。
沒辦法,這玩意兒咱們全天下獨一份兒,別人大多拍不出這種感覺來。
至於口碑和評價最好的春節檔電影,便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了。
有些電影人已經開始買票了,想要去研究一下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好好學習一下。
而有的電影人則還在那酸呢。
“情懷加分吧,評分虛高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