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君多采…….採…….採……..”
吳教授眼睛緊盯著電視機,完全就是目不轉睛的錯愕狀態,但還是忍不住提醒道:“這個字讀——擷。”
茜茜得到提示後,先是喔了一聲,然後繼續朗讀:“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小學六年級,不認識這個字其實挺正常的。實際上,地球上很多成年人,讀完整的詩的時候,這個字是讀的出來的。可如果把這個擷字單獨拎出來,有些人怕是也不認識。
——和小學生也沒差啦!
茜茜在讀完詩後,扭頭看向爺爺,只見爺爺還在走神。
“爺爺!”
“爺爺!”
她連叫了兩聲後,吳教授才回過神了:“誒,怎麼啦?”
“爺爺,這首詩厲害嗎?”茜茜問。
“厲害嗎?”吳教授覺得這個問題問得好,小孩子的世界,總是這麼直觀。
他給出了一個很肯定的答覆,道:“厲害,而且是非常厲害!”
“啊?”茜茜有幾分意外。
因為她覺得這首詩的意思還是挺好懂的,以她小學六年級的水準,完全能讀懂是什麼意思,也就不認識其中一個字罷了。
孩子心思單純,總覺得晦澀難懂的,那才叫厲害。
如果連我一個小學生都能搞懂,那真的和厲害沾邊嗎?
可是,我爺爺是大學教授誒!是老師們都很尊重的人!
他說厲害,那肯定就是超厲害!
實際上,現在直播的彈幕裡,還有網路上的很多社交平臺,也都在爭論這首《相思》。
網友們,總有些人喜歡居高臨下,指點江山。
明明啥也不懂,但就是因為這首詩看著挺簡單的,就開始出言貶低。
“駱墨退步了呀!”
“這詩看著感覺不如以前的作品啊。”
“嘖,感覺我也能寫。”
“很一般啊,女朋友的舞臺這麼不上心?”
這沒什麼好奇怪的,網路上這樣的人太多了。
很多說自己也能寫得,可能都不懂什麼叫【絕句】,更不懂這種五言絕句詩裡的格律要求了。
並不是說五個字一行,然後來個四行字,那就完事兒了。
哪有這麼簡單!
而像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李白的《靜夜思》,王維的這首《相思》,皆是流傳千古的五言絕句的代表作。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網路上因為這首詩的出現,開始爭論不休。
很多懂絕句的人,開始給這些大言不慚的人進行知識科普,還有不少人開始說起了這首詩的厲害之處。
“這是不可多得的詠物詩啊。”
“起句因物起興,接著以設問寄語,第三句暗含情義,最後一句一語雙關。”
“這他媽的絕對是妙筆生花級別的,媽的想罵人!”
“不會真有人覺得這首詩寫起來很簡單吧……..”
“這不是隨便寫的,這是【絕句】啊!”
當然,網友之間的爭論,那些黑這首詩的人自然不會當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