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夠,某和賢婿蘇小帥十分相得,前幾日我們喝酒,賢婿都答應某了,每年會給我一大筆的孝敬。
叔父我好不容易生了這麼一個乖女兒,下半輩子就靠她養活呢。而且我女兒都公告天下嫁給賢婿了,以後還上哪找這麼好的女婿去?哪個女婿能像蘇賢婿這樣富可敵國?”
“這個……”這李治可不敢答應了,李鳳才二十九歲,下半輩子每年要一大筆錢,這國庫都不一定支應得起。還得給李鳳找個和蘇小帥同樣富可敵國的女婿,這根本辦不到啊。
“我不管,我女兒的婚事都定了,誰還能像賢婿一樣有一國之力,讓我女兒當王妃?我跟你說聖人,那些其他番邦小國的國王我可看不上,必須得像賢婿這樣是唐人的。”
這就更難辦了,唐人還當實權國王的,就蘇小帥這麼一個而已,李治被這個無賴的叔叔折磨得欲仙欲死,卻不敢呵斥,人家有理啊。
看李治在那裡為難,李鳳又幹嚎起來,“耶耶啊,二哥啊,我這就去看你們,我要在你們的墳前哭一個月。”
李鳳要真的在李淵和李世民的墓前哭一個月,這就成皇族的笑話了,非載入史冊不可。
李治心亂如麻,這特麼還不如長孫無忌好對付呢。好歹自己只要在朝堂上讓步,舅舅就能退一步,長孫家其實也不差這一個公主。這叔叔好不容易抓住這麼個發財的機會,是不肯放手了。
李治站起來,揹著手在地上溜了一圈,忽然眼睛一亮,“叔父,要不瑤兒妹子也陪著麟兒嫁過去,當蘇卿的側妃,這事兒不就解決了?”
聽到李治這個建議,李鳳立刻就要答應。這後半輩子的錢有了啊,忽然眼珠兒轉了轉,“不行啊,我女兒本來是王妃,這變成了陪嫁丫頭,側妃哪裡有地位可言啊。
賢婿就算給錢,也是給正妃的家裡,聖人你是發了財了,我女兒當側妃能有什麼錢啊?”
李治這個窩火,叔叔以己度人,我什麼時候想靠嫁妹子發財了?
“要我說,都是公主,你得讓她們姐兒倆一般兒大。古時候不是有那個娥……娥什麼來著?”
“娥皇女英。”
“對了,還是聖人有學問,聖人你金口玉牙,這話說出來了可不能往回收。我這就去跟大夥兒說去,聖人你親口答應的娥皇女英,你是皇上,可不能耍賴。”
李治也不可能跟李鳳這個無賴辯論剛才那是給你提詞兒,不是許諾,只是嘆了口氣,“這事兒朕還得說服麟兒妹子答應才行。”
那李鳳就不管了,歡天喜地地走了。此次耍賴大獲成功,為女兒爭得了正妃的名分,自己後半輩子揮霍的錢財也有了。
當李治陪著小心,跟衡山公主商量的時候,李麟兒正拿著小帥獻給李治的投影儀看電視劇呢。
聽了李治的話,頭都沒回,“我本來就覺得對不起瑤兒妹子呢,這主意挺好,別打擾我,反正我能追劇就行。”
永徽二年九月十二下午,大興宮傳出聖旨,李治認李瑤為妹子,封李瑤為成德長公主,加封衡山公主李麟兒為新城長公主,增邑五千戶。
兩位公主效娥皇女英故事,同時嫁給開府儀同三司、校檢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大月氏節度使、潞國公蘇小帥,並立為大月氏國王妃,婚禮在九月二十二如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