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到處打仗,不需要沿岸兜售貨物和奴隸,海路還熟悉了,亞爾斯蘭的印度洋艦隊僅用四個月就從亞歷山大港回到了伏波港。
這還是亞爾斯蘭比較謹慎,遇到風浪大就下錨靠岸躲避,遇到先前設立的補給點兒就進港,讓水手們多休息幾天的結果。
四萬多里路程僅需要不到四個月,當年小帥去趟長安一個來回十一個月,長安距康居才八千里而已。這就是大航海的魅力,有了船,世界變小了。
回到伏波港後,印度洋艦隊開始大力招收水手,這是因為一小半兒的人被調到了黑海艦隊去當軍官,同時還要建立印度洋第二艦隊的原因。
大月氏的新產品不斷出現,既有石油化工產品,又有煤化工產品,鐵路修得如火如荼。產品順著鐵路、黑海里海航線,關開閏和亞爾斯蘭開闢的非洲航線,不斷運往全世界。
大月氏並沒有進行過於嚴格的技術管控,連蒸汽機都開始往外賣。
大月氏管控的是化工、機械加工機床等高階裝置。
紡織裝置也進行了保密,蘇氏紡織廠開到了大月氏廣闊的國土和各友好國家。資金流源源不斷地流回大月氏,馬上又支給商人,換回了各國的初級產品。
小帥的八個義女開始出落得花容月貌,在小太陽的親自帶領下,個個兒成了工商業女強人,替小帥管理著分廠遍佈世界的巨大的紡織業帝國。
蒸汽機技術的外流極大地促進了各國的科技和工業發展,化肥大量出口後,各國的糧食產量開始穩步增加。
因此雖然大月氏利用先發優勢在吸各國的血,各國並沒有變得貧困,倒是呈現了某種形式下的共同富裕,嗯,當然大月氏是更富裕。
軍方正在不聲不響地努力增加火槍部隊的數量。現在是那些文官人前顯聖的時候,軍方進入蟄伏期,再出手的時候,就已經天下無敵手了。
君士坦斯二世終於滅掉了倫巴第蠻族,全取了義大利。他沒有回君士坦丁堡,而是在錫拉庫扎停留了下來。
羅馬帝國是個環地中海的大國,各領土之間相距遙遠,全靠海路連線。
君士坦斯二世駐蹕錫拉庫扎是為了就近穩定剛收復的義大利國土,同時還能兼顧北非和希臘、小亞細亞。
一旦收復了義大利,作為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未免太偏東了。
可是部下們不理解皇帝的苦心,皇帝離國都太久,要遷都錫拉庫扎,在那裡另起爐灶的謠言甚囂塵上,君士坦丁堡的貴族中瀰漫著不滿,暗流湧動。
羅馬的貴族也不滿,你遷都應該遷回羅馬才是啊,錫拉庫扎能和羅馬比?羅馬帝國的首都不在羅馬像話嗎?
君士坦斯二世一意孤行,在錫拉庫扎行宮不斷髮布各種強大國家的命令的同時,盯上了西哥特。
西哥特和法蘭克因為不是奧運會形成的友好同盟的一員,被排除在了快速發展的文明世界之外。
羅馬帝國現在的國力因為國土的增加和吸收大月氏科技的原因飛速增長,也增長了君士坦斯二世的野心。
既然大月氏和大夏軍都非常友好,一直表現出對羅馬帝國的善意,這位皇帝就怎麼看西哥特怎麼不順眼起來。那裡可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領土,因為種種原因被日耳曼蠻子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