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從距離上來講,從埃爾祖魯姆直接往北,沿黑海沿岸越過高加索山脈是最方便的。
但是後勤補給跟不上。從小帥決策北征可薩汗國開始,駱公子就開始籌劃後勤工作,為此特意又從波斯本地徵召了兩萬民伕。
大量的糧草、馬匹、盔甲源源不斷地從囤積地伊斯法罕運出,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排程過程。
為了將就後勤,小帥的大軍最後不得不先東行到戈布斯坦這裡,和後勤大隊匯合。
從埃爾祖魯姆出發兩天,小帥就發現問題了。馬躍率領的兩萬亞美尼亞義勇軍裝備奇爛不說,只有四千是騎兵。
有步兵拖累,每日行軍只有三十里,這速度讓小帥不可忍受。
最後和陳誠商議的結果,大軍暫時停下,回埃爾祖魯姆徵發了一大批商隊的駱駝,替大軍運輸輜重。
這就是錢的作用了,小帥有錢,鈔能力要儘量地使用。
同時將步人甲騎馬步兵和不死軍甚至聖隕騎兵的備用馬匹配給了這幫貧困的前游擊隊,行軍的速度終於提上來了。才能一個月多一點兒,走到戈布斯坦。
這麼做的後果是,由於缺乏替換馬匹,一少半兒的馬匹都累瘦了,無法再擔當衝陣的任務。
不過這不是問題,到了戈布斯坦這個臨時後勤基地,一切就全解決了。
這裡現在聚集了二十萬石糧秣,好幾萬匹馬,兩萬套盔甲,四萬運輸的民壯。
大月氏籌備了兩年多,準備十萬人和大食人打一年仗的物資,才用了一小半,剩下的幾乎全運過來了。
兩萬亞美尼亞部隊彷彿肥豬進了菜地,高興得不得了。就是最精銳的聖隕騎兵,都獲得了驚喜。
聖隕騎兵原來就都是由貴族組成,全員鎖子甲。結果到了這裡,得到了一千多套衝壓罐頭甲。這可不是從伊斯法罕運過來的,而是從康居剛到的貨,是李大錘手下這半年最新的產品。
連半天雲都樂呵呵地換上了高階軍官定製的鍍金罐頭甲,當年的寶貝龍蝦甲只能當做收藏品了。
小巴赫拉姆也穿上了罐頭甲,他手下的不死軍呢,軍官換上了聖隕騎兵淘汰下來的鎖子甲,士兵則是更簡單的扎甲。
一萬人全員鐵甲,在這個年代,簡直是神一樣的裝備,大月氏的工業化優勢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亞美尼亞僕從軍也是鳥槍換炮,馬躍除了得到了鍍金罐頭甲,還有一匹大宛馬。手下的高階將領們都穿上了鎖子甲。
四千騎兵和步兵裡的低階軍官全員扎甲,連普通步兵也換上了皮甲,一人雙馬,成了騎馬步兵。
騎兵更是豪華到一人四馬,兩匹騎乘馬輪著騎,一匹衝陣用的戰馬空著身子溜達,連馬鞍馬鐙都是放在馱馬身上的。
這幫游擊隊何曾過過這麼豪富的日子,士氣爆棚的同時,這戰鬥力一下子增加好幾倍。老子也是大月氏的正規軍了,作為大月氏人的自豪感在軍隊中瀰漫。
除了小帥原來的二百親衛和五千步人甲之外,所有計程車兵都沉浸在一夜暴富的快樂中,小帥則領著三個妃子,四個侍女,去海邊溜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