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檢點戰果,被隔斷在城外的大食軍隊有五千人。大食將領及時發出了“自由出擊”的命令,有兩千人躲開了重騎兵的衝擊,逃出了步兵的包圍圈,從其他城門跑回了城內。
被重騎兵在戰場上殺死的有大約兩千人,陣亡的大部分士兵都是在胡惟用和田星第一次鑿穿敵陣的時候被殺死。
畢竟隨後敵軍就“自由出擊”了,四散奔逃,此後的來回衝擊,能殺傷敵軍的不過是前排的重騎兵而已。
後來合圍的步兵毫無建樹,一個戰果都沒有撈到,敵人剩下一千多人被圍,直接投降了。
追擊敵人終於打勝了,又打散了敵人五千人的建制,殲敵兩千,俘敵一千。
取得了這樣的戰果,邵樹德反而一臉擔憂。
敵軍作戰經驗十分豐富,雖然練兵比不過自己,裝備比不過蘇小帥的主力,但不戀戰,該撤就撤,該跑就跑,決策十分果斷。
像剛才這種被隔在城外的部隊,都能跑回去兩千人,顯然士兵們也都非常有作戰經驗。跑回去整編一下,又能生龍活虎地投入作戰。
尤其敵人的精神力量非常強大。在明知裝備和訓練不如己方的時候,在阿訇們的感召下,還是敢拼命地往上衝,足以在相當程度上彌補裝備和訓練上的劣勢。
這就是國戰的弱點,雙方几乎沒有妥協的餘地,戰至最後一兵一卒誇張了點兒,但敵人只有一千人投降,戰鬥意志是相當高的。
不像同族間的作戰,敵人往往只要風色不利就潰敗,全軍投降也不少見。
敵人逃回了圖斯,踞城而守。攻城戰打起來往往費時費力,損兵折將。即使攻城方兵力佔優,糧盡而退的戰例比比皆是。
圖斯城雖然面積不大,但城牆高大堅固,守城的敵人作戰意志頑強,戰鬥經驗豐富。
一旦圍城戰曠日持久,大食人糾集更多的援兵來戰。他們國力強大,用人海戰術彌補訓練和裝備的不足,勝負殊難預料。這以後的仗,難打了啊。
田星、張子懷、胡惟用、裴遠這樣的將軍們在慶祝首戰告捷,邵樹德這樣的帥才已經開始考慮以後的戰局,大食人在城上嚴陣以待,到了傍晚,裴行儉率領的主力部隊終於到達。
大月氏的兩支部隊,粟特聯盟的主力和大夏鎮守軍在圖斯城下勝利會師。
作戰計程車兵就有九萬多人,加上目前隨隊運糧的五萬丁壯,將近十五萬人遠遠望去無邊無際。
大食人的貿然出擊,損失了五千兵馬,城內還有三萬五千大軍。
兵法雲,十則圍之,即使是將近十萬大軍,要四面圍困圖斯城也有困難。
大月氏部隊圍三闕一,從南北動三面包圍了圖斯城,留了西面的城門給大食人逃跑的機會,降低城內守軍的作戰意志。
裴行儉派裴遠率兩萬人駐紮在北門外,讓邵樹德派範河率兩萬人駐紮在南門外,其餘五萬多人聚集在東門外紮營,顯然是準備重點攻擊東門。
大軍紮營,什麼營寨、拒馬、陷坑、刁斗俱全,一直忙活到天黑。將軍們各守營寨,防止大食人的夜襲,裴行儉則請來了邵樹德,加上小帥,陳誠,駱公子,研究下一步的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