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靜兒臨走時,把自己的大馬送給了趙嬤嬤。她的馬還是當初駱公子從康居帶到長安的大宛馬,真正的千里駒,赤兔馬那種,被李治賜給了長孫家。
長孫靜兒生性好武,把這匹馬要到了手,又一直騎回了西域。
如今她不參戰了,說這匹好馬在她手裡浪費了,就送給了西域唯一對她好的趙嬤嬤。
除了百官來相送之外,留守的李瑤、月亮公主、小太陽、熱巴和紅妹也來相送。王曉芸則根本沒露面,她行蹤不定,哪天突然出現在小帥的軍營裡也未可知。
這是為月亮公主的兒子蘇伏波去打地盤,月亮公主本人還有著波斯都督府都督的身份。
所以月亮公主難得地向李麟兒行了禮,還讓蘇伏波用小手拜了拜,李麟兒畢竟率兩千人出征了,出不出手打仗不重要,這情得領。
喝罷出征酒,大隊出發,因為是在自己國土上,糧秣都已經運到了前線穆國,又是全員騎兵,所以行動甚為迅速。
五天後大軍到了安息城,從城外路過而已。巴波和李仁軍前來犒軍,李仁軍頗為自己沒能參加遠征而遺憾。
小帥笑眯眯地拉著老管家的手,“仁軍啊,我可是把陪都交給你了,這是咱們的大後方,一定要看好,而且要把巴波照顧好。
咱們的目標是全世界,以後仗還有得打。你都三十了,還沒生兒子,等完成了傳宗接代的任務再出徵不遲。”
談到生兒子,巴波一點兒也不害羞,抓著李仁軍的胳膊蹦了兩下,“陛下,我要是生了兒子,到時候你得嫁一個公主給我兒子。”
“咱們一言為定。”
看巴波活蹦亂跳的樣子,小帥分外開心。當初鐵門關初見巴波,她就是一副憂鬱的樣子。
如今她得到了她的幸福。能改變認識的人的命運,讓大家都幸福,是最快樂的事。
永徽三年五月,大軍渡過烏滸水(現代的阿姆河),到達穆國,也就是現代土庫曼的土庫曼納巴德。
小帥還是頭回到這個自己的領地,這裡是和大食人對峙的前沿,再往南就是大食人控制的呼羅珊領土了。
裴遠在這裡當軍使,率領五千人防止大食人的滲透。實際上這裡到了大食人兵力的極限距離,也一直沒有大食人過來。裴遠在這裡駐紮一年多,天天練兵,自稱骨頭都生鏽了。
如今終於要打仗了,裴遠這位箭神歡欣鼓舞。拜見了許久不見的小帥後,裴遠興奮地去見自己的族兄裴行儉。兩兄弟見面,裴遠率領五千駐軍加入大軍,被裴行儉安排到了自己身邊。
小帥在穆國接見了穆王,談了兩句當年在康居王宮一起收拾咥運的故事,在康居祆寺的集結。
大軍在這裡接受了早早運到這裡的糧草,開始往南進入了和大食人的緩衝地帶。
有了糧草輜重,又開始進入敵境,行軍速度大為下降,斥候也派得越發多了。然而一路無事,大食人似乎打定主意死守圖斯城了。
大軍往西南行軍一千二百里,走了四十天,已經接近圖斯城,繆拉來報,“陛下,剛接到邵副節帥電話,在圖斯城西南遇到大食人部隊,雙方發生了七萬人規模的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