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措了措詞,“愛卿啊,吐蕃人一直表面恭順,大唐是不能下達攻打吐蕃的命令的。
不過你們大月氏國要是和吐蕃發生了衝突,我這個宗主總要排紛解難才行,到時候派人替吐蕃整治內亂也是應有之義。
愛卿身在西域,能為大唐分憂,朕心甚慰。此事若成功,朕必不吝封賞。”
放下電話,李治哈哈大笑。自己派唐軍滲透大月氏,已經有了效果。蘇小帥肯為大唐考慮,顯然是個忠臣,那個邵樹德也是功不可沒。
大唐本土不出一兵一卒,吐蕃就可能平定了。吐蕃若平,大唐去一心腹大患,這樣的忠臣,值得提拔。李治沒了睏意,“來人,上酒,朕要喝上一杯。”
小帥比較謹慎,事情都策劃好了,才向領導稟報。決策已經定下來了,執行就要看邵樹德的了。
邵樹德當即給遠在勃律的關開閏打了電話,晉升關開閏為勃律軍使,娑勒城兵馬留後,命他馬上整頓兵馬,等嚮導王尼瑪到達,立刻出兵吐蕃。
帳外等候的王尼瑪得到訊息,興奮得睡不著覺,乾脆辭別了小帥,帶著隨從,連夜奔勃律疾馳而去。
這一通策劃過去,夜已深了,邵樹德就要告辭,小帥把他拉住了。
“四哥,機會難得,我還要和你說幾句心裡話。你是大唐的副都護,不是大月氏國的將領,和吳軍師、駱公子是不一樣的,我心裡很清楚。
四哥你能力超群,胸懷遠大。現在雖然是我的部下,將來成就不可限量,至少一個‘邵大帥’的稱呼是跑不了的。
咱們現在的關係,是在聖人的座下同殿稱臣而已,我從未想過讓你一直屈居人下。
等將來咱們有機會進攻大食,四哥多立戰功,我願意看著四哥做個威風的大都護,就是四哥想再進一步,割據稱王,我也是支援的。”
邵樹德單膝跪倒,“大都護這麼說,折煞哥哥我了。兄弟們都願意輔佐陛下,成就大業。”
鐵門關眾兄弟除了擅拍馬屁的李延齡,都一直稱呼小帥為大都護,沒有稱陛下的時候,這裡面的區別小帥是分得清的。
如今邵樹德這一跪,一聲陛下叫出來,小帥理論上已經收服了以邵樹德為首的義兄弟們。
不過小帥最大的優點,就是很有自知之明。他對自己的能力很清楚,沒有信心駕馭這幫能力超群的兄弟。現在收服了,暫時沒事,將來難免出現黃袍加身的事情,反而不美。
小帥要是有劉邦、李世民的本事,當然就不客氣地應下了,沒有的話,就要按沒有的方法做事。
小帥扶起邵樹德,“哥哥啊,我之所以請四哥來西域,是讓四哥幫我的,不是要讓結義兄弟們稱我一聲陛下,給我下跪,以後再也不可。
我的初心,也不是在西域當個沒出息的土皇帝。我是要我華夏的旗幟飄揚全球,至於這個旗幟是李治的、邵哥哥你的,還是我蘇小帥的,並沒有關係。
我希望咱們能一直做親密的義兄弟,而不是互相勾心鬥角。世界如此廣大,有的是咱們兄弟施展的空間,我的願望,是咱們共同為大唐開疆拓土,親密戰友的關係,一直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