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龍在弘文館負責校訂書籍,並不是教書的,不過圖書館的老師也是老師不是?學生還是都認識的。他還指點過李奉先關於唐律疏議的學問,李奉先叫他一聲老師,他還是擔得起的。
“奉先啊,你不在弘文館繼續學習,怎麼當了天使了?西域這麼遠,渤海王能放心麼?”
這李奉先也是皇族,不過是旁支,家裡連爵位都沒有,按理是進不了弘文館的。
不過他是渤海王李奉慈的族弟,因為先人和李奉慈的父親,已故的蜀王李湛交情不錯,李奉慈力挺下,他這個族弟才混入了弘文館。
按理你好不容易走後門兒進了弘文館,怎麼也得畢業了,分配個工作才好。李奉先有渤海王力挺,這條件可比李仁輔強多了,不至於非得遠赴西域來混個小官兒啊。
“族兄自己就是個花花公子,好幾百個姬妾,怎麼會有空管我的事?某又沒有爵位可以繼承,難道要一直靠渤海王賙濟麼?
在大唐當個小官兒,坐吃那點兒俸祿有什麼意思?李仁輔、李仁軍兄弟都能在這裡大顯身手,某好歹上過弘文館,還幹不過他們?
某是主動要求來前線的,某宣完旨就留這不走了,不再西域立功封侯,誓不還鄉。”
“奉先啊,你既然來了,為師不能不管。不過為師勸你一句,這西域的活兒也不是好乾的,這裡倒是正缺人,我可以給你安排個差事,你可得吃得了辛苦……”
“某可不想當個小吏慢慢熬資歷,某要疆場立功……對了,那個蘇小帥哪兒去了?怎麼不來接旨?”
“都護親帶大軍,去征討賀魯了,現在已經到了千泉。你還是先休息兩天,上策是回弘文館把書唸完。實在不願意回去,你願意參軍,正好這裡在編練新兵,你去裡面先鍛鍊鍛鍊也行。”
“哈?已經開戰了?正合某意。立功要緊,休息什麼休息,某這就去前線宣旨,蘇都護的印信還在我手裡呢。到時候某生擒賀魯,正是大丈夫馳騁疆場之時。”
“奉先不可,你在弘文館學的是治國之術,沒打過仗,貿然上疆場,非明智之選……”
李奉先立功心切,一點兒也聽不進去勸,一揮手,“小子們,咱們這就去千泉,賀魯的老窩,跟某家打仗去也。”
李奉先是大唐使者,這裡沒人能管得了他,李奉先帶了二十隨從,轉身而去,把迎接的王承龍一干人晾在了當地。
李奉先身高八尺五寸,按現在說法兒一米九以上,面孔白皙,頭戴束髮紫金冠,胯下赤炭火龍駒,腰配寶劍,馬鞍橋上掛著方天畫戟,表面上看,倒是很有溫侯遺風。
可是王承龍瞭解他,自己這個弟子跟渤海王李奉慈學了一身紈絝的本事,哪裡上過疆場?好歹在弘文館混過,當個文官倒還勝任,偏偏不自量力要去打仗。
李奉先看上去身材高大,也有把子力氣,可是這武藝……反正自己是沒見過。再說你又不能當小兵,光有力氣有什麼用?這上了戰場,刀槍無眼,唉,真是不讓人省心啊。
還是趕緊給主公打個電話,好好招待這位大爺,別出了什麼事,後悔不及。
千泉,賀魯牙帳所在之地,為偽“沙缽羅汗國”的“國都”
蘇小帥接到王承龍電話的時候,大軍已經到了千泉城外,擺開陣勢,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