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子滿懷深意地一笑,“白大祿畢竟是龜茲王族出身,還有著光明左使的身份。傳播儒學是駱公子首倡的,如今駱公子去大夏公幹,沒有駱公子的推動,白大祿對此事可不甚上心啊。”
小帥聽明白了,這王公子啊,鬼精鬼靈,多半已經猜出了自己的身份,這是向自己透話兒呢。
在小帥眼裡,這幫儒生來康居城,最大的作用是對這些紅鬍子粟特人進行歸化,普及大唐的文字。在白斯文眼裡,儒學要是在西域大興,光明神教肯定要受衝擊,能有積極態度才怪了呢。
看來親近如白叔,也是有自己的立場的,這件事還真得自己親自推動才行。
“看來在這次西來的教授裡,是以王公子為首的啊,王公子這學問一定是深厚的,我敬你一杯。”
兩人乾了杯中酒,李大錘給添上了第二杯。兩位公子在談教學讀書的高雅事情,李大錘雖然是工程院的大匠,卻對這種讀書人的事情非常羨慕與尊敬,根本插不上言,只能負責斟酒佈菜。
“這都是眾人抬愛,某不過中了個區區進士,在弘文館當過校書郎這樣的區區從九品的小官兒而已。”
怪不得王公子在這兒這麼受歡迎呢,王公子這幾句話,那是純純的唐朝凡爾賽風格。他這個進士,可能是目前西域文憑最高的人。
中了進士,還“區區”?小帥手下三位重臣裡,有兩個得縣學推薦,卻沒考上進士落榜的,這話說出來,讓駱公子和吳子儀置身何地?
而且弘文館那可是大唐的最高學府,直屬門下省的,藏書二十萬冊。
能在裡面校訂圖書,必須是公認的大唐最有學問的一批人才行,在進士裡學問也得是出類拔萃的,這可是李世民欽點的十八學士的同事。
十八學士裡隨便點幾個,房玄齡、杜如晦、孔穎達、虞世南、許敬宗……哪一個不是赫赫有名?不是宰相至少也封公爵。進弘文館教學的,被稱為“登瀛洲”,在儒生裡是接近仙人的地位。
駱公子行啊,能勾來這種水平的人傑到康居,這是答應了什麼條件?怎麼沒跟我說?
這超級人才必須得到應有的尊重,小帥這個大專生見到大唐頂級學府的老師,心裡都有點兒自卑,直接站了起來。
“王公子能來康居,實乃大月氏都護府之幸也,請受我一拜,王公子請滿飲此杯。”
王承龍對小帥這種尊重知識、人才的態度相當滿意,也沒有拿大,站起來,兩人一飲而盡。
待李大錘倒上第三杯,王公子用手捂住酒杯,“行了,這是最後一杯。某最近給自己取了個號,叫三鍾道人,喝酒以三盅為限,蘇公子可知為何?”
“為何啊?我看公子你兩杯下去,面色如常,這酒量應該不止三杯啊。”
“唉,蘇公子你當某為何願意來這西域?某可以說,一為儒學西漸,傳播我華夏文章經典,二為自己能博取功名富貴。但實際上,某也是不得已,長安已無某的立錐之地。”
小帥點點頭,放棄大唐最高學府的職位,沒有特殊原因,是不可能的。
王承龍年紀輕輕就入了弘文館,位居中樞,前途一片光明,將來當中書令也不是夢想,何需來西域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