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軍離開安息城的時候,只是給李仁輔留了五百民兵守城。
李仁輔在這裡一無兵權,二無財權,只有小帥緊急中的一句口頭授權而已,論理很難指揮這些安息城的紅鬍子。小帥直擔心,這幾天李仁輔在安息城是怎麼混的。
結果小帥到了城下,見城上旗號飄揚,至少兩千人在守城。李仁輔全身披掛,腰挎寶劍,手持旌節,正在城牆上巡視。
李仁輔身材高大,一臉風霜,不管實際能不能打,這盔甲穿在身上,倒挺像那麼回事的。
不過你這盔甲是哪兒來的?現買的?你帶了那麼多錢麼?這鎖子連環甲可不便宜。還有這些兵,你沒有印符動用庫府,是怎麼招上來的?
李仁輔反覆確認了城下的兵馬後,跑下了城,和小帥點點頭,跑到李仁軍身邊,狠狠拍了他兩下肩膀,“行啊,小子,這都成了將軍了,比你老哥我有出息,可惜老大人走得早,沒看到……”
哥兒倆抱頭痛哭一番,才隨小帥進城。
進城後小帥並沒有住進王宮,那裡是巴波的地盤,而是住進了館驛。
本來安息府作為陪都,是準備給小帥建一座行宮的,小帥認為太過浪費,就在館驛裡選了個最好的院子,作為“一號樓”了事。
小帥在現代住在四十多平米的房子裡也沒覺得擠,在古代當一個明君,對他來說,也不是啥難以忍受的事情。
巴波失蹤,現在安息城說了算的實際上是李仁軍,他作為安國葉護,合理合法地接過了安息城的統治權。
李仁輔和李仁軍交代安息城事物的時候,小帥才知道,李仁輔在安息城坐鎮這四天非常地順利。
進了城都不知道自己住哪兒的李仁輔,接受了李仁軍派給自己的五百民兵後,派民兵把城內的官員、貴族找來,把旌節往那兒一立,這幫紅鬍子立刻全體跪倒磕頭。
有了這代表天可汗的旌節在城裡,儘管女王被人捉走,城內精兵盡出,城內的人心卻是安穩異常。
李仁輔需要住的地方,立刻有富商讓出豪宅。李仁輔說要有兵,於是主公投效守城的青壯踴躍報名,超出了需要的數量。
李仁輔說要有糧,富商、貴族、官員集體捐助,到現在還多出一大堆,入了府庫。
李仁輔說要有兵器盔甲,連庫府都沒用開,貴族富商們手裡用來裝備侍衛的武器盔甲就給湊足了。
這幫紅鬍子當年面對突厥人,獻城投降,戰戰兢兢。如今就是多了李仁輔這一個當頭兒的唐人使節,立刻變得士氣高昂,紛紛表示突厥人要是來了,我能打十個。
小帥算是明白了當初班超為啥帶了三十六個人就能縱橫西域,收服了五十多個國家。他身後是強大的大漢,天然就能給人以信心。
如今李仁輔身後是強大的大唐。
大唐的威名不是吹出來的,是大唐那些赫赫有名的開國名將打出來的。
是凌煙閣名將們,十二衛大將軍們一刀一槍拼出來的,是突厥人、薛延陀人、高昌人、焉耆人、龜茲人的人頭堆出來的。
天可汗的威名傳遍四海,大唐是天下第一強國,長安是世界第一大城,世界霸主的聲威如雷貫耳,李仁輔一個區區八品小官兒,才有如此的威風。
實際上現在大唐的人口並不最多,經過隋末的戰亂,大唐現在僅有一千二百多萬人。
而東羅馬帝國有一千四百萬人,波斯滅亡前有一千九百五十萬人,大食人現在吞了波斯,雖然戰爭中損失了太多人口,控制的人口還是超過了兩千萬,天竺的戒日王朝也超過兩千萬人。
但這些國家人再多,面對有著悠久歷史傳承,威加四海,如朝陽般冉冉升起的大唐,只能說一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