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章 造紙術 (2 / 2)

但這些叛軍本身就是造過反的人,如此輕易將人放回原地,只會顯得朝廷太過良善可欺!

扶蘇畢竟是經歷過後世資訊爆炸薰陶的人,眉頭一皺便有了想法:“從叛軍中抽取半數精銳加入長城軍團,餘者置入恆山、長沙、廬州三郡,永不的返鄉。”

永不的返鄉在古代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刑法,而恆山、長沙、廬州三郡分屬江南之地,這麼多人口的加入,必然會強烈刺激到當地的發展。

作為後世之人,扶蘇自然知道江南之地的潛力,提前加註,就是為了讓它快速發展起來。

“諾!”

“啟稟陛下,臣有事起奏!”

丞相王館剛剛退下,便立即有一人站了出來。扶蘇定睛一看,原來是少府右監墨仲行。

墨仲行不會說被他(忽悠著)委以重任,造紙去了嗎?

“原來是墨卿家,有何事要奏?”

“回陛下,臣已經將紙張製造出來了!”

說著從袖中拿出一疊棕黃色的紙張,呈上。朝中大臣見此物皆是議論紛紛,不知為何物?

有內官立即將至取來,扶蘇把紙張拿在手裡撫摸了一下,這黃紙表面很是粗糙,厚度也僅比布匹稍好些,這樣的紙張在後世都是沒人看的不合格產品。

但在這個時代,這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造紙技術,也是一個跨時代的發明。

有了紙便可以打量印刷書籍,開啟民智了。

扶蘇把紙張分發下去,給諸位大臣和勳貴們也看看。

“諸位瞧瞧看,這是墨卿家發明出來的紙張,有了這紙張之後,以後的書寫工作便不需再用竹簡了。”

大臣們早就受夠了竹簡之苦,只是沒有其他工具代替,才不得不繼續使用,這時聽到有這麼個代替竹簡的東西出現,紛紛露出了好奇的神情。

“咦,這個名為紙張的物體,竟如此輕便,放在手中竟然感受不到重量。”

“此物若真能代替竹簡,可大大簡便我等的篆刻時間。”

在秦朝時期,各地的奏章都是竹簡的形式,寫一封奏章便要把想說的話,手動刻竹簡之上,可錯了之,還要消掉修改,非常麻煩。

所以為了少刻一些字,竹簡上使用的詞彙都是能省就省,文化層次差一點的,看都看不懂,扶蘇這段時間以來,看到這種奏章也很頭大,現在有了紙張就好了。

“墨卿家,這種紙張造價幾何?”

“回陛下,臣按照陛下所書的方法研究一番之後,已經找到了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用來製造紙張,現在一張黃紙造價已經不足一文錢了!”

大臣們聽後頓時譁然,一捆竹簡的造價都可以買好幾百張這等大小的黃紙了。

“此等器物甚好,還請陛下傳播開去。”丞相王館身位當朝大儒,自然知道此物傳揚出去,會對朝廷造成多大的影響。

首先便是,記載的方式有了新的載體,徹底淘汰了竹簡這等繁雜的物體。

其次便是,有利於知識的傳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