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63章 蕭何下鄉 (2 / 2)

蕭何回頭看劉福,知道這個人是主管東部會稽郡的民政官員。

他和楚國皇室多少有一些關係。

這時喊住自己,恐怕是來探自己的口風。

蕭何想明白以後便微微笑道:“只是涉及案件重大,皇帝信任本官!必須要親自前往。”

劉福聽了臉色微變,不過很快又恢復正常,說道:“蕭大人這次有什麼具體的目標?”

蕭何聽了淡然說道:“本官主要也是為解決當地多年糧食欠收的問題,你也知道皇上對農業問題十分重視,吳縣作為曾經的產糧大縣現在卻連年欠收,這難道還不值得陛下關注嗎?”

說完,蕭何也不再理會劉福,徑直地離開咸陽宮。

扶蘇雖然沒有修建通往會稽郡吳縣的民用大道,但這邊自古以來交通便利,經濟發達。

蕭何中午用過膳,踏上秦始皇修的一條馳道上。

由咸陽城出發,十四天之後便抵達帝國的最東端吳縣。

帝國的西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變革。

可一路以來,帝國的東邊依然是老樣子,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蕭何來到吳縣,便有吳縣太守徐承濤帶領著一眾衙役象徵性的迎接蕭何的到來。

本來徐承濤打算讓蕭何住在一個楚國舊皇宮中。

不過蕭何不同意,他對徐承濤說:“你不需要為本官准備住的地方,本官就住在吳縣縣衙之內!本官會在那裡處理相關問題。”

這次蕭何帶的是自己身邊的五個幕僚以及皇帝派給他的一百名錦衣衛。

扶蘇之所以派錦衣衛,是怕自己這位心腹重臣也別死在當地。

蕭何才安頓好之後,馬上進入工作狀態。

第二天蕭何便命令吳縣的衙役在整個吳縣城門以及交通要道貼上徵繳官糧以補充軍餉的告示。

告示的主要內容有三點。

第一點就是說明吳縣這一帶是物產豐饒之地,盛產各種糧食大米,但卻連續三年欠收不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第二個闡明大秦士兵保家衛國,戍邊衛土功不可沒。

他們不應該捱餓,希望大家能夠捐出自己的錢糧,優先保證這些軍人的軍餉。

第三個在禮儀廉恥方面敲打那些欠繳官糧的人。

蕭何行文有理有據,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落款是吳縣縣衙。

主要奉勸那些地方貴族能夠捐出他們手中扣留官糧。

告示貼出以後,三天之內沒有任何回應。

對於蕭何來講,第一張告示好像跟沒貼一個效果。

就連太守都愁眉苦臉的對蕭何說:“大人覺得那有用嗎?”

蕭何每次聽到問話都只是微微一笑。

他知道眼前的這位太守是剛剛調任而來。

現在也被弄得焦頭爛額,如果不是得知蕭何要來,他現在估計已經辭職或者成為那些楚國皇室的朋友了。

沒有人能在這挺過超過一個季度。

不過這些都是在蕭何預料當中的。

他也沒指望自己僅僅張貼一個講道理的告示,就讓這些地方貴族交出自己手中多餘的錢糧。

只不過是他打響的第一槍而已。

(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