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不過因為有水利系統的加持和耕地當中牛馬的大量使用。
以及扶蘇新上一批鐵器農具。
使得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
這些人基本上不用幹多少工作就可以完成整個農田裡的所有農活。
他們看起來甚至要比在之前自己家鄉勞作的時候要輕鬆很多。
在同一時間,扶蘇也命令這些農民搬遷出來。
這些農民交出的土地所在地開始進行農田改革。
那些土地雖然離扶蘇較遠,但也仍舊是皇帝的地,進行改造並不困難。
改造的主要內容,水利。
扶蘇認為所有的農田改造第一步一定要將溝渠修到每一個農田的任意角落。
只要有水就可以改變靠天吃飯的現狀。
不管你是洪水還是乾旱,這些溝渠都有它對應的作用。
所以扶蘇利用這種以為皇帝打工的名義,用自己耕地換皇帝僱工身份的辦法。
不斷的僱傭新的農民到改造好的農田。
然後再讓這些農民交出自己手中的土地。
他利用這樣迴圈置換的方式,每天都會收取大量的耕地歸自己所有。
那些農民為能夠給皇帝幹活,為要一個官人的名頭,甚至連自己家的地都不要了。
他們紛紛雙手奉上自己的耕地,交給官府去打理。
扶蘇實在太小看大秦國人對成為官家人的那種執著度。
這些農民簡直瘋一樣的從自己家搬走,到另一個改造好的農田上生活,並交出自己的土地。
扶蘇覺得他的鋼筋混凝土房屋成本非常低。
只不過是一些沙土。
但是在建成一個小房子以後,看起來卻異常的值錢。
他用這個小房子換來一塊又一塊耕地。
在全國範圍內掀起土地置換的大浪潮。
對於他來講西羌國這種小國家純粹就是兒童一般的小打小鬧。
一旦自己解決國內的農業生產問題。
那在未來幹掉周邊的這個國家,徹底控制整個大陸基本指日可待。
現在自己的手下就已經握有大批的耕地。
這些耕地並不是自己強制收上來,而是那些農民主動繳納。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