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是人,都是一個脖子頂一個腦袋。
實際上扶蘇有心在自己年紀大的時候推行整個大秦帝國的君主立憲制。
把大秦帝國變為共和體制的大帝國。
所以,在他來講,未來的王室不過就是吉祥物般的存在,無所謂什麼血統。
就像曾經前世的那個島國一樣,他們選擇的嬪妃也可以來自民間。
雖然與民間的女子結合,要放棄皇室的身份,不過那又怎樣?
人活一輩子,不就是要嘗試一些與眾不同嗎?
扶蘇的這些想法,蕭何可是不知道。
他只知道他作為大秦帝國的宰相,必須維護大秦帝國的統治,必須維護大秦帝國皇室的血統唯一性。
對於扶蘇提出的在西域選嬪妃這件事,蕭何覺得從西域選擇一個不能生育的美女給扶蘇開心一下,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從那邊選擇嬪妃為皇帝生太子,這件事是無論如何也無法令人接受的。
既然自己從咸陽城的舊貴族當中選擇的幾個女子扶蘇沒有看上。
那蕭何這次也聽扶蘇一半兒的話,把選擇範圍擴大到全國。
不過僅限於大秦帝國範圍內的貴族階級,要求他們推選出自己家的優秀女兒到咸陽城參與競選嬪妃。
這件事在整個國家搞得沸沸揚揚,很多老百姓都知道大秦帝國現在沒有太子,沒有公主。
扶蘇未來的統治很難說能夠維持永久,如果一直沒有太子的情況下,扶蘇駕崩以後這個國家要放到誰手呢?
其實確實是一件危機,也是威脅扶蘇統治的最大缺陷。
雖然扶蘇對這種選美方式的活動十分牴觸,不過他覺得現在也沒有辦法。
就像當初自己不得不把匈奴的使團成員全部幹掉一樣,有些事他雖然不想做,但是你不得不做,因為你代表的不是你個人,而是整個大秦帝國。
選美活動風生水起的在推進當中。
而在咸陽城裡另一件大事兒也席捲整個貴族階層。
那就是扶蘇派那些叛軍修的通往樓蘭城的道路,已經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正常修一條路需要幾年的時間,但扶蘇現在手下的叛軍人數多達六萬人。
這六萬人在扶蘇神蹟的加持之下,工作效率出奇的高。
而且因為扶蘇推行安全生產理念和科學管理制度,導致這些勞工的死亡率和受傷率大大下降,整個工程推進的速度十分快。
在修路的時候,一些咸陽城當中的貴族們便發現商機,這些人就像蚊子盯到血一樣,從裡面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其實他們也算是掉入扶蘇設計的一個陷阱。
修路計劃開始的時候,扶蘇就動一個特別壞的心眼。
那就是募集捐款修路。
他現在修這條路,不需要再從國庫當中出一分錢。
包括那些叛軍的一日兩餐伙食費,都是扶蘇從樓蘭城和波斯國的一些舊貴族當中徵集來的捐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