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這樣才能讓這些大臣們猜不透自己到底在想什麼,也會每日活在戰戰兢兢當中。
宴會結束以後,其他人都散會回家,扶蘇卻把韓信、蕭何以及陳平這三個人留下來。
扶蘇把這三個人帶到自己自己的後花園,他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要處理,那就是現在仍然關在咸陽北部集中營裡那些士兵。
雖然在白天的早朝已經商討過相關事宜,扶蘇的心中也有一些定論。
但是畢竟是七萬人的生死與命運,扶蘇還想再次和自己的心腹重臣認真討論討論。
在後花園的一處別院內屋裡點著檀香,燭火通明照亮整個房間。
扶蘇坐在桌案前,其他三人坐在旁邊。
只聽扶
(本章未完,請翻頁)
蘇問道:“城外那七萬名叛軍朕還是想和你們再仔細討論討論,你們有什麼意見嗎?”
韓信此時先說道:“陛下,臣以為還是要將他們全部殺掉。”
“原因很簡單,這些人是叛軍,他們威脅我們大秦帝國的統治根基,如果留下他們勢必會讓百姓覺得我們大秦帝國手段不夠雷霆。”
“也會給一些暗中的反叛勢力留下懦弱的印象,他們會覺得即便最後反叛我們大秦也沒有什麼後果。”
韓信心說,如果是秦始皇這件事根本就沒有任何好商量的。
秦始皇對待叛軍只有一個字,殺。
殺這些叛軍不僅會震懾國內的那些有反叛之心的勢力。
同時對一些周邊小國,尤其是波斯,南越,對他們的震懾要更加的大。
整整七萬人全都殺掉,這些國家在未來反叛的時候一定會思考反叛的代價,這無疑是一種非常強烈的震懾。
對於韓信的這個考慮,扶蘇可是一直都知道。
當年韓信遠征南越,平定那些小國的時候,他一向執行屠殺和高壓政策。
事實證明韓信的政策要比自己的仁政要管用的多。
因為扶蘇當時在一些小國推行仁政,可是這些小國不出幾個月,便會紛紛叛亂。
但韓信進行屠城和高壓政策的那些小國,直到現在依然還特別的溫順的留在大秦的版圖上。
這種現象就讓韓信形成了對待敵人就一定要高壓才可以徹底解決問題的印象。
韓信看著沉默不語的扶蘇,心中還是覺得自己的這位皇帝大概還是想要保留那些人的性命。
因為從扶蘇登基以來,他的仁德之名便廣傳天下。
雖然這次叛變事件他殺一部分人,可是如果讓直接殺七萬人。
這個決定確實很難做出。
人本性是不易變的,雖然他是皇上,可是在韓信看來他的一項項執政政策還是有規律可循。
只是他不知道的事,現在的扶蘇,已經不是以前的扶蘇。
他早已改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