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田理玉的歌聲雖然唱得很輕,但還是讓堂屋裡所有的人都聽見了,全堂屋裡的人都鼓起了掌。俵妹妹孫軍莉走了過來對妹妹田理玉說道:“妹妹,聲音大點,給我們還唱一首。”
“軍軍姐,我的歌你都聽過了的,又何必呢?”妹妹田理玉說道。
“妹妹,我是聽過,可還有許多人沒有聽過呢!”孫軍莉說道。
母親楊梅珍也說道:“玉兒,你就再唱一曲,媽最愛聽你唱的歌!”
妹妹田理玉笑了笑,說道:“哥哥的師傅覃伯伯教我的兒歌,件我度過了許多的歲月,好,我再唱一首。歌名叫《梭羅樹》。”
於是妹妹田理玉唱道:“梭羅樹,梭羅椏,梭羅樹上有人家。養的兒子會寫字,養的姑娘會繡花。大姐繡的靈芝草,二姐繡的牡丹花,三姐四姐手靈巧,繡對鴛鴦飛天下。”
妹妹田理玉唱完,大家又鼓起了掌。
蔣雯雯見妹妹田理玉唱了兩首兒歌了,原本蒼白的臉紅都已經漲得有點紅了,便說道:“妹妹,我們先歇歇吧!?”
母親楊梅珍也說道:“玉兒,歇歇,讓你爺爺他們唱。”
“好,媽,我是給蔣姐姐唱的,想讓她高興高興!”妹妹田理玉說道。
“妹妹,你對姐姐真好,可惜姐姐的歌唱得不好,不然,姐姐給你唱了兩首。”蔣雯雯說道。
此時,第一桌的爺爺對師傅覃老三說道:“孫娃他師傅,今天是個好日子,你就給我們好好唱幾首素雅的山民歌,讓我們都高興高興,據說現在填上請你去唱歌還要給你報酬,今天可是免費的!”
師傅覃老三說道:“老輩子,到鎮上去唱歌,是鎮上那些領導關顧我,說我年紀大了,要給我什麼誤工補貼,我每回都沒推辭掉!”
“老哥,我聽說現在國家每月給你發得錢,是不是真的?”父親田禾壯問道。
“是的,兄弟,我和田理麥的師孃每月除了國家給的農村老年人的生活補貼外,每人又有一百多塊錢的農村低保,作為我還每月有八百塊錢的補助,叫‘藝術大師’津貼,現在國家政策好,讓我們趕上了好時代!”師傅覃老三說道。
“現在的光景真是好光景,我記得我們小時候跟隨著大人,天天要躲兵躲匪,有一點糧食是藏了又藏,從來就沒有安身日子過,現在真正是盛世,老百姓不僅不向國家交一分錢一顆糧,種田種地還倒給補貼,老了,國家這給補助,那給資助,時代好啊!”外公感嘆著說道。
幾位老人感嘆一回之後,又回到了主題,爺爺說道:“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我們先把酒喝起,把飯吃飽,等她們撤席,然後我們請孫娃師傅給我們好好唱幾首山民歌聽聽,他的山民歌唱得的確好聽!”
很快,大家便吃完了飯,喝完了酒。
蔣雯雯見大伯孃、二伯孃和母親楊梅珍以及大舅娘、么舅娘在收拾桌子撿碗筷,她也趕緊去幫忙。母親楊梅珍見了,趕緊說道:“雯兒,你坐著,你今天才到我們家,歇息一下,這有你兩位伯孃和兩位舅娘幫忙,快得很,別把你身上汙髒了!”
兩位伯孃和兩位舅娘也勸道:“這沒有好大個事,閨女你休息一下!”
蔣雯雯拿眼睛向田理麥求助,田理麥此時在給客人們倒茶,他走過來說道:“媽和伯孃、舅娘他們讓你休息你就休息,今後還少了你做家務的時候!?”
蔣雯雯只好坐了下來。
待一切收拾完畢,爺爺似乎真是想聽師傅覃老三唱歌,茶都還沒有喝完,爺爺又對師傅覃三說道:“孫娃他師傅,你可以開始唱了!”
師傅覃老三說道:“行,老輩子,那我先給大家唱一則盤欹,如果有能夠回答的,就跟著我一起唱!”
師傅覃老三正準備唱的時候,爺爺又把田理麥叫過去說道:“孫娃,你來跟你師傅一起唱,既然學唱山民歌,你肯定還是學了不少!”
的確如爺爺所說,自從田理麥上了州旅遊學校之後,每次回上四臺都要到師傅覃老三家去看看,特別是每年過年的時候,田理麥去給師傅和師孃拜年時,那就是田理麥學唱山民歌的最好時候,師傅覃老三也毫不保留,傾其所能教唱田理麥山民歌。田理麥當時想,自己從學校畢業後,從事的是旅斿講解工作,多學些山民歌只有益處沒有壞處。為此師傅還贈送給了田理麥幾本古裝本唱本書,如《梁山泊與祝英臺》、《董永買身葬父》、《楊三春》等。由此,田理麥學了不少的山民歌。
見爺爺將田理麥叫了過去,師傅覃老三說道:“田理麥,既然你爺爺要我們唱,那我們兩師徒就對唱一則盤歌,也讓你爺爺他們看看,我這靠買嘴巴的‘手藝’都教給你多少了!”
“好,師傅!”田理麥答應道。
見田理麥站著,爺爺說道:“孫娃,你拿個凳子來坐著,與你師傅一起唱!”
田理麥拿了凳子來坐下。
俵妹妹孫軍莉和田么妹也走到了第一桌的旁邊站著看。
蔣雯雯朝田理麥那邊看了一眼,妹妹田理玉見蔣雯雯向那邊張望,輕聲說道:“姐姐,我們也過去聽?”
“不,妹妹,我們就在這裡,這裡也聽得清楚。”蔣雯雯說道。
田理麥一坐下,師傅覃老三就腔唱了起來:
“正月裡,什麼花,門前高掛?什麼人,手挽手,雙雙轉回家?”
田理麥接唱道:
“正月裡,燈籠花,門前高掛;梁山泊,祝英臺,雙雙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