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雲香驚訝的是,大郎劉青山也過了府試,雖然是倒數第三名過的,但是也的的確確的取得了童生的資格。
當天的下午,就有衙役找到了他們的客棧,並約好了明日一起回鄉。雲香為此還專門僱了兩輛車,一車坐了自己和四郎,一車做了兩個府衙專門去縣衙通報的衙役,這兩名衙役是專門送考生回家報喜的。
這個活是所有人都搶著做的好活計。因為會有額外的補貼不說,童生的家裡還會給一部分賞金。這兩個人其實沒有搶到好的,那些官宦家的少爺、富貴家的公子,甚至小康之家的孩子都被人搶先了。兩人只能去這個鄉下人家家裡。本來兩個人都做好要徒步或者做牛車的準備了。哪裡想到人家還專門僱傭了馬車,馬車上還放了點心和茶水,端的是周到非常。
到了縣衙,兩名衙役先把童生資格的帖子交給縣衙,然後又帶著兩名縣衙的衙役一起回了靠山村。
“中了!中了!我哥是童生了!”小五早早就等在了村口,看到馬車遠遠的就有人給自己招手,風一般的就往回跑,一邊跑一邊大喊著四郎中了童生。
去雲香家,要經過大半個村子,所以經小五這麼一喊,好多人都出來看熱鬧。那四名衙役,進了村後也不再坐車,而是拿住了響鑼一邊走一邊敲。童生而已,其實沒有這麼個必要。可是人家這家子出手大方,招待的又好,剛上車就被塞了銀子的衙役怎麼也得出點子力氣。
四老太爺讓梅姐和蘭姐扶著也走了出來,聽到是四郎中了童生,笑得合不攏嘴,直吩咐劉成禮去買鞭炮,自己也奔著雲香家去了。
村裡有人中了童生算是大事了,里正聽到後,也坐不住了,和幾個村老爺紛紛去了雲香家裡。
雲香家裡早已經燒好了茶水,備好了點心。衙役一上門,周氏就先給四個人一人一個一兩銀子的紅封,把四個人樂的不行。小五把鞭炮挑在門上,一時間‘噼裡啪啦’熱鬧極了。
劉成禮隨後趕來,也放了兩掛鞭炮。四老太爺被請進來坐在上首,里正坐在他身邊。幾名村老都毫不吝嗇的各種誇讚了起來。
雲香見裡面正熱鬧,給車伕結了銀子,並吩咐他一定要好生把四位衙役送回去。
“姐,外面看熱鬧的人太多了,撒銅錢嗎?”小五從院子外面跑進來,拉著雲香的衣服,“外面好多孩子呢!再撒點你坐的麥芽糖吧!”
“麥芽糖掉到地上還能吃嗎?”雲香無奈的端著一簸箕的銅錢道,“走,跟姐撒錢去!”
“撒喜錢了!”小五先一步出來,然後抓著一把銅子就往外撒。隨後出來的雲香也接著撒了起來。
這是二百文銅錢,看起來也是很不少的。頓時大家都加入到了搶銅錢的行列。雲香家的大門前,第一次這麼熱鬧。
“姐,你看。”小五扯了扯雲香的袖子,雲香就看到了人群后滿臉不忿的劉繡兒和小王氏。至於三郎麼,早就跟一群孩子擠著搶銅錢去了。
雲香拉著小五的手,“別理她們就是。別忘了,咱們可和他們斷了親了。”
小五點點頭,這時候四郎一身淺藍色的童生袍走了出來,向著大家行了個禮道,“多謝鄉親們,這些年多虧大家照應,四郎銘記於心。”童生袍的樣子和普通的長袍略有區別,領口和袖口都有柳葉條紋,只有童生才能穿,無文位者不得穿,否則杖八十。這就是‘士’的代表了。
這裡面有些人的確是有時看著這家孩子可憐,會偷偷的給他們點吃的喝的。有時候還順手幫忙割兩把豬草。見幾個月前還吃不飽、穿不暖的孩子突然轉身變成了童生,一時都有些唏噓。
當然,更多的是笑話老劉家兩句,說人家不把孫子當好的,可勁的折磨,結果人家一分了家就考中了童生。也有人說,老劉家就是有讀書的天賦,老四是童生,四郎也是童生。當然,隨後大家知道了大郎也考中了童生後就更加的確定了這一想法。
“娘。”雲香小聲道,“中午留村老和里正吃飯,成禮叔一家子和周叔一家子都請來吃個飯吧。”
周氏點點頭,“家裡的東西夠不夠?”
“我早就準備好了。你就放心吧。”雲香笑了笑,“一會你就招待女眷,我和姐去做飯。”
糖醋鯉魚、紅燒肉、燜兔肉、野雞燉蘑菇四個大菜,然後是五花肉燉茄子、燴裡脊,再配上地三鮮、醋溜白菜兩個素菜,還有一大盆的白米飯。雲香心思靈巧,還又額外的做了一些韭菜雞蛋和白菜肉的鍋貼。
這一中午,就擺了三桌子,一桌子是四郎陪著里正和各位村老,一桌子是劉成雙陪著周家人和劉成禮,以及五郎。一桌子是周氏陪著幾個女眷,連帶著雲香和雲蓮。
這邊是歡歡喜喜,另一邊,老宅的人卻是氣氛有些不好。劉老爺子嘆了口氣,“早知道就不應該把事情做絕了。”
劉王氏冷著臉,“不就是個童聲嗎?老四馬上就是秀才了呢!還有大郎呢,咱們家讀書人不差那一個。”
小王氏還是氣呼呼的,“娘,你是不知道,他們家還撒銅錢了呢!那一大把、一大把的!娘,他們那孝敬銀子都沒給呢!”
劉王氏的臉色頓時陰沉的可怕,剛要說什麼,就被劉老爺子打斷了。“行了!老二媳婦,當時斷絕書都下了,哪裡有什麼孝敬銀子?你們也別再作了,萬一四郎以後有了出息,說不得還得記恨咱們呢!如今還是想想以後怎麼處吧。”
一家人都沒有了心思吃午飯,二郎便回了自己的小跨院。陳氏見二郎一臉不快,立刻就明白了他是怎麼回事。便出言安慰道,“不過是個童生而已,那四郎才唸了幾天書?說不得也只是一時的運氣而已,以後的事情還遠著呢!四叔還不是考了好些年!再說了,童生又做不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