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件事除了姬松,姬澤,姬潤父子三人外,只有鷹奴和他的大兒子知道。並且已經列為姬氏絕密。
為了這個秘密,所有草藥都被重新起名,就算有人得了去,沒有人口口相傳,你根本就不知道是什麼草藥。
更不用說配置。
到了此時,姬松才知道古人為什麼敝帚自珍了。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在這個宗族為主的天下,就連皇帝也將天下當做自傢俬產的時代。談什麼大公無私,世家為什麼會被歷代皇帝所忌憚?
還不是在世家眼中,家族第一,皇帝第二。
在遇到家族生死存亡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保全家族,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現狀。
人都是自私的,這點沒人可以改變。他會為這個國家,為這個民族出生入死,為此不惜身死,也早所不惜!
但一旦皇帝權,或者有人威脅到自家人的時候,他也會毫不猶豫地反擊。
他有著後世的思想,不太可能接受死忠的愚忠思想,他做不到,也不願去做。
上輩子的時候還和朋友一起痛心疾首,為不能保留一些好東西而去埋怨古人。
設身處地的想想,當一個東西能為你和你的家人還有有著血脈聯絡的族人某得安身立命的時候,你會將這件東西交出去嗎?
這後面就是成千上萬的人啊,放在姬松身上,他知道自己做不到的。
不經他們苦,莫勸他人善。
沒有經歷過他人的苦難,你憑什麼指責別人?
就像之前他不斷拿出一些後世才有的工具。耬車,曲轅犁,水車等等。但現在呢?他看到漫山遍野的水車了嗎?看到農人們擁有自己的耬車了嗎?
除了曲轅犁輕易就能被人彷制之外,其他的東西現在全都成了豪強世家剝削貧苦百姓的工具。
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就算能買得起,最後也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被人買走。每當要用的時候,只能去拿著錢財去租賃。
難怪當初自己拿出這些東西的時候,一個個都能把自己誇到天上去,恨不得自己就是聖賢,將自己捧的高高的。
就算是十六歲封侯也沒幾個人出來阻止,好似以前的規矩在他姬松身上就消失了一般。
關中是開採了不少良田,但現在呢?
隨著關中人口增加,土地又不夠用了。要不是前段時間不少無地的青壯出走邊疆羈縻州,關中只怕又有要從關外調糧了。
之前他給皇帝提出的限制外來人口在關中定居,就是為了防止土地再次被集中的可能。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能千里遷移的家庭那個是簡單的?
毫不客氣的說,他們不是官宦之身,就是豪富之家。他們來到關中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購買田地!
沒錯,就是購田,那田地從哪裡來?還不是百姓家的田地。
誰都有困難的時候,賣田就成了唯一的出路。可以說,遷移到皇城腳下的人都不差錢,他們會以百姓的短視,以及他們不能拒絕的高價買到良田。
之後就是以此為根基,不斷吞噬周邊的良田。有了良田美宅是不是要有人伺候?於是就有了下人,而這些人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