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下子投這麼多的產能,他感覺根本沒必要。
而且,2千億?
哪怕石墨烯和新能源兩家子公司的確很賺錢,但是時間積累的太短了,現在集團恐怕也不一定拿的出這個錢吧。
吳宗慶如是想到。
陳楚默聽聞這個數字,也是一愣。
他心裡琢磨了一下。
好傢伙,之前投了3000億的東南亞計劃,還有1200億的星星出行計劃。
加上國內股票也收購了3000億左右。
一看系統,目前統計自己的財富總值,9259億元。
這2000億一下子投出去。
短時間內,恐怕自己的資金就不是那麼富裕了。
不過,一想到特斯拉已經研發出了量產石墨烯的技術。
再加上,這個錢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花完的。
所以,陳楚默還是咬著牙拍板決定了。
“吳老,你放心大膽的上馬後面的專案,不要擔心產能過剩的情況。
據可靠的訊息,鷹洲已經研發出了相關量產石墨烯的技術。
如果這項技術,不像我們的碳炔磨坊法來的如此複雜,具有強大的技術壁壘。
是一種化學品種合成而出的。
那麼,特斯拉完全可以公開這項研究,來賺取專利費用。
到那時候,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材料企業都會像聞道鮮血的吸血鬼一般,蜂擁而至。
因此,這兩年將是最好的佈局石墨烯產能的時間視窗,錯過這個機會,見證者科技將會損失數之不盡的市場和客戶。”
聽完陳楚默一番話語,吳宗慶著實有點懵。
他實在沒有想到,見證者科技才推出石墨烯量產還不足一年,藍星就有另一家企業又掌握了這項財富密碼。
所以他沉默了半響,重重的點了點頭。
他吳宗慶並不是分不清輕重的人,自然曉得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應該加大產能。
雖然石墨烯是一件特殊的商品,他在未來的四次工業革命中,啟到了基石的作用。
但是它同樣也具備商品的屬性,只要是商品,尤其是未來註定稀缺的商品,誰掌握了產量,誰就掌握了話語權。
就像現在,見證者科技一旦降價,那麼所有石墨烯生產廠商,要麼跟著降價,要麼關門大吉。
哪怕特斯拉研發出的技術更為簡便,但是隻要成本差的不是很多,見證者科技還是可以透過產量控制石墨烯的供給。
在經濟學上,控制了供給,也就扼住了這個大宗商品的命脈。
藍星有一家每年豪賺幾千億美金的石油組織OPEC,就是如此。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也決定著價格。
那就是需求市場。
目前的石墨烯市場,雖然已經被定義為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但是各種應用,比如石墨烯基建材料,石墨烯玻璃,石墨烯晶片,石墨烯薄膜,石墨烯化學纖維等等。
這些分支的枝丫都處於萌芽和成長中。
對於這些分類,見證者科技不可能全部去壟斷,因為這方面的利潤有限,反而不如一門心思生產石墨烯。